河在第3個字的詩句
河在第三個字的詩句
- 禮樂河汾策,衣冠洛社圖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竹溪直院盛稱起予草堂詩之善暇日覽之多有可
- 罷草河西淮南詔,沒一字、諮尚書省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轉(zhuǎn)調(diào)二郎神/二郎神
- 招懷河北來降者,響附山東聽詔人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耄志十首
- 山東河北卷土,江右湖南失耕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得江西報六言十首
- 養(yǎng)成河北賊,挑致海東夷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雜記十首
- 晚悟河難塞,收方入枕函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余辛卯歲臥病郡城陳宗之胡希圣有詩問訊后五
- 曩造河沙業(yè),今災夢幻身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天奪
- 不曉河汾氏,為隋策太平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雜詠一百首·王通
- 執(zhí)手河梁有贈言,檣烏端為小留連。 -- 出自宋·曾幾·送王亞之
- 醉游河朔誰同往,表借明光愧不能。 -- 出自宋·戴敏·約黃董二親與桂堂諸侄避暑
- 從今河與洛,長瀉鳳臺悲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仁宗皇帝挽詩十首
- 當念河南向儒意,莫教弦誦少時休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和吳龍圖韻五首·經(jīng)史閣
- 翩翩河東孫,豪邁有祖德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送柳才僉判蔡州
- 地入河源渺,天連塞日曛。 -- 出自明·邊貢·次韻留別張西盤大參
- 青青河畔草,綿綿思遠道。 -- 出自漢·漢無名氏·飲馬長城窟行
- 花發(fā)河陽政早成,策勛恩擢佐藩臣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送趙富文粹洪州三首
- 人留河內(nèi)寇,帝念禁中頗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送劉子和教授赴贛州兼簡府主洪景廬二首
- 山東河北因戎索,遠民日夜思王師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寄題王公明樞使豫章佚老堂
- 誰教河鼓翻將落,我欲陽侯挽取回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瀑布
- 山東河北事,欲語淚汍瀾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贈前京華王制屬
- 水繞河南阿李家,滿空飛雪響雷車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青玉峽
- 清流河漢盡,寒入水云空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中秋夕獨坐望月
- 渺關河一夢,飛花空委。 -- 出自宋·趙鼎·河傳·年年桃李
- 吁嗟河伯何硁硁,白棓如雨終無聲。 -- 出自清·吳偉業(yè)·打冰詞
- 坐作河漢傾,進退樓船飛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同諸公秋日游昆明池思古
- 皎皎河漢女,在茲養(yǎng)真骨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題應圣觀
- 才到河灣分首去,散在花間不知處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采蓮
- 不及河邊樹,年年一度青。 -- 出自唐·寒山·詩三百三首
- 昨見河邊樹,摧殘不可論。 -- 出自唐·寒山·詩三百三首
- 春青河畔草,不是望鄉(xiāng)時。 -- 出自唐·韓琮·晚春江晴寄友人
- 秋草河蘭起陣云,涼州唯向管弦聞。 -- 出自唐·韓琮·京西即事
- 雖遇河清圣,慚非岳降賢。 -- 出自唐·韓偓·感事三十四韻(丁卯己后)
- 不睹河陽一縣花,空見青山三兩點。 -- 出自唐·李冶·句
- 煙歸河畔草,月照渡頭人。 -- 出自唐·于良史·宿藍田山口奉寄沈員外
- 橫接河流照,低將夜色殘。 -- 出自唐·張仲素·玉繩低建章
- 只有河源與遼海,如今全屬指麾中。 -- 出自唐·章碣·贈邊將
- 枯桑河上村,寥落舊田園。 -- 出自唐·鄭谷·訪姨兄王斌渭口別墅(一本無王斌二字)
- 帝慮河頻決,民憂業(yè)旋移。 -- 出自宋·潘閬·癸未歲秋七月禱禹廟
- 德契河洲什,心依黃老書。 -- 出自宋·楊億·明德皇太后挽歌詞五首
- 世載河山誓,門無恩澤侯。 -- 出自宋·楊億·明德皇太后挽歌詞五首
- 錦鱗河伯供烹鯉,金距鄰翁逐斗雞。 -- 出自宋·楊億·公子
- 千年河誕圣,千樹橘封侯。 -- 出自宋·楊億·和集賢李學士千字詩
- 帝念河渠在封部,物緣經(jīng)義委名臣。 -- 出自宋·楊億·史館趙祠部況通判宿州
- 雪晴河水正流澌,風卷驚蓬滿眼飛。 -- 出自宋·楊億·送僧之棣州謁王工部
- 忽驚河漢近人流。 -- 出自宋·葉夢得·臨江仙·絕頂參差千嶂列
- 清汴河邊五君子,身遏橫流同日死。 -- 出自宋·張舜民·五王廟
- 身在河南。 -- 出自宋·陳德武·一翦梅·新酒初香菊半含
- 滿眼河橋煙月。 -- 出自宋·陳克·清平樂·枕邊清血
- 不須河漢言,盡解紛華圍。 -- 出自宋·洪邁·九月十七日夜度蔡道嶺宿彌勒院
- 應須河漢語,凈冼芥蒂胸。 -- 出自宋·洪邁·書事呈元聲如愚起莘三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