河在第14個字的詩句
河在第一十四個字的詩句
- 存古尚瞻虞袞冕,撫時幾換禹山河。 -- 出自宋·陳宗禮·題虞帝廟
- 一念綱常行宇宙,幾番風雨起山河。 -- 出自宋·程時登·題唐顯孝饒娥墓
- 或云水氣專一不解散,胡不為長河玉岸之寒冰,可納凌室助頒刷。 -- 出自宋·戴埴·雹
- 昨夜同云猶未合,曉來一色變山河。 -- 出自宋·杜范·得雪稱賀馬上得五十六字
- 突兀方舟天下豪,文如神禹決江河。 -- 出自宋·度正·過方舟墓下
- 相趁縮砂紅豆客,霜風九月上淮河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聽航船歌十首
- 突兀棲臺新佛剎,依稀燈火舊沙河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送紫陽王山長俊甫如武林五首
- 奕品深參古爛柯,筆蹤傍出舊臨河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寄康慶之錢塘二首
- 誤著儒冠玷甲科,休官重到舊沙河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二月十七日偕賓旸市飲二首
- 無官豈畏犯金科,飲量真能海納河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二月十七日偕賓旸市飲二首
- 靜賞奇云臨翠巘,醉吞朗月上銀河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寄題汪君秀山高處
- 武昌東西說赤壁,洙灑南北夸黃河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于氏琵琶行
- 胸中了了詎同科,混合光塵濟貫河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雨中飲賓旸次前韻二首
- 好寫仙源槎閣主,便教從此上銀河。 -- 出自宋·何永錫·如歸亭
- 唐晉諸人骨已磨,龍蟠虎踞自山河。 -- 出自宋·黃文雷·金陵即事
- 此心不死誰如我,臨了連聲三渡河。 -- 出自宋·來廷紹·正命詩
- 任有泥涂甘曳尾,更無波浪敢憑河。 -- 出自宋·李處權·赴端禮之招道中偶成
- 崤陵東盡開周邑,熊耳中分放洛河。 -- 出自宋·李復·分按洛西諸邑登山出永寧西望晚宿韶山寺
- 喚他烏鵲辛勤殺,才得扶舁渡淺河。 -- 出自宋·李覯·七夕二首
- 況當竹下園棋日,繽紛百福連山河。 -- 出自宋·林亦之·賀江宰生朝
- 衡岳真人稱福地,南齊高士寄山河。 -- 出自宋·劉旦·游金庭
- 記南陽有召,潁川有霸,并州如郭,河內如恂。 -- 出自宋·陸文圭·沁園春 送李同知之官鄴都
- 南北舟行互擲梭,長淮混混接天河。 -- 出自宋·梅詢·濠州四望亭閒眺
- 筍輿輕捷繞坡陀,石竇抽關噴決河。 -- 出自宋·倪允文·大滌洞天留題
- 三日錢塘海不波,子嬰系組納山河。 -- 出自宋·聶守真·題汪水云詩卷
- 雨露又新周草木,煙塵空想漢山河。 -- 出自宋·秦嗣彭·題汪水云詩卷
- 靈山這裹不較多,三尺杖子攪黃河。 -- 出自宋·釋法薰·偈頌六十八首
- 說調普賢賣白象,呼喚兒童填黃河。 -- 出自宋·釋梵琮·闡提歌
- 波水滅時多一盡,日輪當午見星河。 -- 出自宋·釋善清·讀法界觀
- 盤礴幽窗覓詩處,月明天色白連河。 -- 出自宋·釋紹嵩·蘭亭書事
- 下卻斗門通底閘,更無一滴到黃河。 -- 出自宋·釋師范·頌古四十四首
- 覿面不逢休更會,白云飛過舊山河。 -- 出自宋·釋文禮·頌古五十三首
- 饑寒交煎絕生意,母子牽挽沈於河。 -- 出自宋·釋文珦·聽野老所言
- 今感圣恩林下去,一輪秋月照天河。 -- 出自宋·釋咸杰·偈公六十五首
- 山林亦是吾君賜,日望官軍盪白河。 -- 出自宋·釋行海·癸酉春僑居無為寺歸云閣以十五游方今五十為
- 相逢處處說干戈,又報天驕走渡河。 -- 出自宋·釋行海·庚午春作
- 王謝空門子弟多,風流人物晉山河。 -- 出自宋·釋云岫·借意
- 混沌鑿那亡大道,崑崙源自發長河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
- 曲木床頭坐不語,玉蟾推月過星河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禪人寫真求贊
- 機自轉兮夜斗有柄,氣自清兮星河無瀾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南明慧長老寫師像求贊
- 倦倚蒼松坐涼夕,兔推明月下星河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送通禪者之襄陽
- 入土同時成琥珀,為槎何日到天河。 -- 出自宋·舒岳祥·次韻山甫松石
- 忽聽隔籬人語笑,采蓮艇子上新河。 -- 出自宋·宋伯仁·戲作
- 連甍珠閣迷仙閬,幾處星樓接絳河。 -- 出自宋·宋咸·上元
- 水精為鑒金為波,掛空影寫山與河。 -- 出自宋·宋肇·中秋對月用昌黎先生贈張功曹韻
- 惠愛昔曾留二浙,能聲行復表三河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次韻和丹陽裴如晦學士寄示與蔡子直陳述古唱
- 兩公卻與月長在,聲名萬古流江河。 -- 出自宋·孫介·丁未孟秋夜月明如中秋因思范公守南陽賞月及
- 儒家乃何事,駕言圣門歸,萬古江河流,三春卉木菲。 -- 出自宋·孫應時·和魏公再用韻勉子孫學
- 白浪吹船投跨浦,黃塵撲帽走沙河。 -- 出自宋·滕岑·游西湖五首
- 字搜珠現竭骨嵌,筆捲波浪乾銀河。 -- 出自宋·汪炎昶·次韻謝敬存見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