河在第13個字的詩句
河在第一十三個字的詩句
- 遙領短兵登隴首,獨橫長劍向河源。 -- 出自唐·李頻·送邊將
- 都呈繚繞西山陽,桑榆汗漫漳河曲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鄴都引
- 去年六月西河西,今年六月北河北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巡邊在河北作
- 翩翩之燕,遠集西羌,高山峨峨,河水泱泱。 -- 出自漢·王嬙·怨曠思惟歌
- 水螢光淡曉色寒,庭除索寞星河殘。 -- 出自宋·寇準·古別意
- 驪阜凌云對玉鉤,千門高切絳河秋。 -- 出自宋·錢惟演·戊申年七夕五絕
- 他年釜甑得長滿,區區肯顧監河侯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歸耕堂
- 風景新亭舊往還,誰能舉目較河山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夜坐有感寄子云
- 笑騎揮斥凌太空,窮源直到天河東。 -- 出自宋·劉過·觀三疊泉
- 嘆敝卻貂裘,驅車萬里,風雪關河。 -- 出自宋·張炎·木蘭花慢·二分春到柳
- 洪濤巨浪拍崖下,波光上與銀河通。 -- 出自明·解縉·廬山歌
- 辛苦關西車騎官,幾年旌節客河蘭。 -- 出自唐·鮑溶·贈遠
- 一自佳人墜玉樓,繁華東逐洛河流。 -- 出自唐·胡曾·詠史詩·金谷園
- 驚雷下震萬瓦裂,暴雨一瀉群河翻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觀龍和謝師厚
- 卻顧舊游空歲月,欲傳佳句邈河關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和仲巽在高陽日作詩見懷而不見寄
- 人間共饒宴樂,算天孫、怎忍遣河斜。 -- 出自宋·呂渭老·木蘭花慢·桂鄉云萬縷
- 廢寢看遲月,同吟憶遠僧,過旬河復見,無雨露多凝。 -- 出自宋·徐照·同趙紫芝宿翁靈舒所居
- 來仇報仇胡不臧,至今淮塹為河湟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題祁門岳王廟
- 嗚呼李廣不生周處死,負子渡河何日是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三虎行
- 富貴自嫌吟骨瘦,底須雌甲問河魁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次韻章太博遷匠丞不入
- 前聲起徹繞危梁,后聲并至銀河上。 -- 出自元·白樸·【雙調】駐馬聽 歌
- 戴首載趺上下位,布藏列府山河縈。 -- 出自明·宋濂·秋夜與子充論文退而賦詩一首因簡子充并寄胡
- 炎精訖錄九鼎沸,一旦失去官河糜。 -- 出自明·宋濂·送錢允一還天臺詩(并序)
- 恒河郁壯殑伽長,揚子水碧黃河黃。 -- 出自清·梁啟超·二十世紀太平洋歌
- 江南陸郎瘦于竹,種竹城東玉河曲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題陸寬瘦竹卷
- 快劍橫斫鐵山摧,戲龍猛蹴銀河欹。 -- 出自宋·白珽·題王大令保母帖
- 蕩蕩慈風彌宇宙,滔滔辯瀉四河清。 -- 出自宋·釋普度·佛光法師贊
- 琉璃夜影貯星漢,騎鯨已在銀河中。 -- 出自宋·楊時·岳陽書事
- 且試挾山超海手,休為負石蹈河人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余得石山二座西南道李監場索之附海船歸三山
- 孤篷今轉大江西,猛象欲踏黃河底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謝新淦令徐信甫至贛相過
- 精神照座如神仙,滔滔揮翰傾河源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壽陳龍圖
- 太平斥候固不嚴,樽俎之謀在河朔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書事
- 謾使楚囚臨澧浦,難教漢使識河源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病目作近體詩五首
- 云外黃羊眠竹影,月中赤鯉戲河濱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次韻郭帥和楊使者張茶馬溪莊詩
- 僅有尹譙守伊洛,更無房魏說河汾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寄題徐仲晦須友堂二首
- 我疑人間瓠子決,或是天上銀河溢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關仝驟雨圖
- 臥聞秦王女兒吹鳳簫,淚入星河翻鵲橋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齊人少翁招魂歌
- 惜哉傍有錦繃兒,蹴破咸秦跳河隴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明皇按樂圖
- 上清仙女征游伴,欲從湘靈住河漢。 -- 出自唐·李涉·寄荊娘寫真
- 只今零落幾株殘,枯根半死黃河水。 -- 出自唐·李涉·寄河陽從事楊潛
- 朝日詔書添戰馬,即聞千騎取河湟。 -- 出自唐·李涉·邠州詞獻高尚書三首
- 今年二月游函關,秦家城外悲河山。 -- 出自唐·李涉·六嘆(集已載三首)
- 詩似拾遺留劍外,才如處士去河陽。 -- 出自宋·曾幾·送賀子忱參議之官閩中
- 拂水斜煙一萬條,幾隨春色倚河橋。 -- 出自唐·趙嘏·東亭柳
- 石蓮峨峨橫紫霄,中瀉萬丈銀河水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華山
- 秘祝重尋丹灶火,長生元笑紫河車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次韻章茂獻謝茶
- 入市每嫌妨杖屨,臨岐那忍問河山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楊文甫主簿頃惠佳篇今赴松溪次韻送別
- 馬負羲圖二百春,榮光猶屬大河津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次韻賀胡邦衡除龍圖閣學士且為六月三日眉壽
- 黃姑織女萬古心,脈脈欲渡銀河深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七夕
- 野色疏黃連楚甸,故山奇碧隔河橋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避地毗陵,寒月上孫徽使君兼寄東陽王使君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