河在第1個字的詩句
河在第一個字的詩句
- 河水清瀰瀰,照見遠樹枝。 -- 出自唐·劉駕·唐樂府十首·祝河水
- 河遙紅蓼簇,野闊白煙平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早秋寄友生
- 河冰連地凍,朔氣壓春寒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己卯歲值凍阻歸有作
- 河上微風來,關頭樹初濕。 -- 出自唐·賈馳·橫吹曲辭·入關
- 河水日東往,河源乃西極。 -- 出自唐·崔融·擬古
- 河微臨巨勢,秦重載奇形。 -- 出自唐·薛能·華岳
- 河聲才淅瀝,舊業近潺湲。 -- 出自唐·薛能·秋晚送無可上人
- 河浸華夷闊,山橫宇宙雄。 -- 出自唐·薛能·龍門八韻
- 河邊霽色無人見,身帶春風立岸頭。 -- 出自唐·薛能·蒲中霽后晚望
- 河擘雙流島在中,島中亭上正南空,蒲根舊浸臨關道,沙色遙飛傍苑風。 -- 出自唐·薛能·題河中亭子
- 河邊不語傷流水,川上含情嘆落暉。 -- 出自唐·薛奇童·云中行
- 河水冰消雁北飛,寒衣未足又春衣。 -- 出自唐·劉商·滑州送人先歸
- 河靜膠行棹,巖空響折枝。 -- 出自唐·吳融·賦雪十韻
- 河水浮落花,花流東不息。 -- 出自唐·萬楚·河上逢落花
- 河氣通仙掖,天文入睿詞。 -- 出自唐·趙彥昭·奉和七夕兩儀殿會宴應制
- 河看大禹鑿,山見巨靈開。 -- 出自唐·趙彥昭·奉和圣制登驪山高頂寓目應制
- 河聲欲轉吞鼙鼓,山色初明照旆旌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依韻和景仁寄河中公儀龍圖
- 河湟形勝厭西陲,忽覺連營列漢旗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依韻和蔡樞密岷洮恢復部迎降
- 河濱上巳,洛汭春華。 -- 出自唐·韓仲宣·三月三日宴王明府山亭(得花字)
- 河堤草變,鞏樹花開。 -- 出自唐·高瑾·三月三日宴王明府山亭(得哉字)
- 河漢天孫合,瀟湘帝子游。 -- 出自唐·吳兢·永泰公主挽歌二首
- 河鵲填橋至,山熊避檻來。 -- 出自唐·鄭愔·奉和幸上官昭容院獻詩四首
- 河水流城下,山云起路傍。 -- 出自唐·蔡希寂·陜中作
- 河洲花艷爚,庭樹光彩蒨。 -- 出自唐·沈如筠·寄天臺司馬道士
- 河頭浣衣處,無數紫鴛鴦。 -- 出自唐·徐延壽·南州行
- 河畔時時聞木落,客中無不淚沾裳。 -- 出自唐·王泠然·汴堤柳(一本作題河邊枯柳)
- 河水城下流,登城望彌愜。 -- 出自唐·楊浚·廣武懷古
- 河塞東西萬馀里,地與京華不相似。 -- 出自唐·屈同仙·燕歌行
- 河從御苑出,山向國門開。 -- 出自唐·王羨門·都中閑居
- 河堤經淺草,村徑歷繁花。 -- 出自唐·李嘉祐·送兗州杜別駕之任
- 河漢降玄霜,昨來節物殊。 -- 出自唐·元季川·山中曉興
- 河畔多楊柳,追游盡狹斜。 -- 出自唐·楊凝·柳絮
- 河上青青榆葉稀,湘童何日報南歸。 -- 出自宋·鄭獬·憶南中兄弟
- 河南少尹鬢如絲,甪里先生是吏師。 -- 出自宋·鄭獬·戲學張水部贈河南少尹
- 河朔飲杯空酩酊,臨淄汗雨自沾濡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苦熱
- 河岳靈神擁瑞來,劍川一夜起云雷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何太宰生日二首
- 河陽謁相公,每見輟飯沐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送章傳道東歸三十八韻
- 河靜水猶凍,地寒林未花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出大名府北郭
- 河策誰云補,從公漫往還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御河舟中
- 河傾瀉漲波。 -- 出自宋·王齊愈·菩薩蠻·吼雷催雨飛沙走
- 河西春晚。 -- 出自宋·吳則禮·減字木蘭花·河西春晚
- 河西諸將氣食牛,白羽雕弧錦臂韛。 -- 出自宋·吳則禮·登城樓
- 河漢無聲光練練,涌出銀蟾孤絕。 -- 出自宋·謝懋·念奴嬌·霽天湛碧
- 河漢湛秋碧,玉露曖瑤空。 -- 出自宋·王質·水調歌頭·河漢湛秋碧
- 河神要好句,待君顏一破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次韻張守阻冰
- 河鼓天孫非世俗,縱驚云、急雨休輕訴。 -- 出自宋·李處全·賀新郎·心事知誰許
- 河梁攜手別,臨歧語,共約踏青歸。 -- 出自宋·方千里·風流子·河梁攜手別
- 河陽分鎮日,許國授弓辰。 -- 出自宋·吳泳·壽安宣相
- 河梁此時曲,淚為生別滋。 -- 出自宋·吳泳·送新蓬州程倅
- 河洛輟微響,朱張傳古心。 -- 出自宋·吳泳·挽李郎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