沙在第4個字的詩句
沙在第四個字的詩句
- 廿載龍沙應念我,他年筆下可抽絲。 -- 出自明·唐寅·無題
- 落日沈沙罾有影,新霜著樹橘生香。 -- 出自明·唐寅·題畫
- 向日披沙凈,含風振鐸鳴。 -- 出自唐·李嶠·金
- 月冷龍沙,塵清虎落,今年漢酺初賜。 -- 出自宋·姜夔·翠樓吟·月冷龍沙
- 青草長沙境,洞庭渺相連。 -- 出自宋·姜夔·昔游詩
- 半體臥沙上,半體猶沈淵。 -- 出自宋·姜夔·昔游詩
- 細草穿沙雪半銷,吳宮煙冷水迢迢。 -- 出自宋·姜夔·除夜自石湖歸苕溪 其一
- 萬里晴沙夕照西,此心唯有斷云知。 -- 出自宋·姜夔·雁圖
- 舊國婆沙幾樹梅,將軍逐鹿未歸來。 -- 出自宋·姜夔·項里項王之里也在山陰西南二十馀里地多楊梅
- 河洲多沙塵,風悲黃云起。 -- 出自南北·謝靈運·擬魏太子鄴中集詩 阮瑀
- 拂衣遵沙垣。 -- 出自南北·謝靈運·過白岸亭詩
- 遨游碧沙渚,游衍丹山峰。 -- 出自南北·謝靈運·行田登海口盤嶼山詩
- 過盡江沙穿麥壟,忽有青蜩扶葉鳴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新晴行郪水上,與涪江相近
- 古道風沙卷夕霏,小江煙浪皺春漪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海云回,按驍騎于城北原,時有吐番出沒大渡
- 涌土漲沙漫白道,天成橋石在高山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天成橋
- 竹塢撥沙犀頂銳,藥畦粘土玉肌豐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從宗偉乞冬筍山藥
- 塞北風沙漲帽檐,路經灰洞十分添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灰洞
- 絳帳胡沙暗,青編古意深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題畢少董翻經圖
- 我如摶沙礫,放手輒星散。 -- 出自宋·周邦彥·次韻周朝宗六月十日泛湖
- 見說長沙去,無親亦共愁。 -- 出自唐·王建·送流人
- 蜀女下沙迎水客,巴童傍驛賣山雞。 -- 出自唐·王建·江陵即事
- 巡拾玉沙天漢曉,猶殘織女兩三星。 -- 出自唐·王建·夜看美人宮棋
- 遙見尋沙巖,春風動草衣。 -- 出自唐·張籍·夜到漁家
- 胡風吹沙度隴飛,隴頭林木無北枝。 -- 出自唐·張籍·塞下曲
- 漸覺風沙起,還將弓箭行。 -- 出自唐·張籍·送李騎曹靈州歸覲
- 分明碧沙底,寫出青天心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汝州南潭陪陸中丞公宴
- 江城與沙村,人語風颼飗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獨宿峴首憶長安故人
- 游邊風沙意,夢楚波濤魂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抒情因上郎中二十二叔監察十五叔,兼呈李益
- 已似長沙傅,從今又幾年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新年作
- 獨恨長沙謫去,江潭春草萋萋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謫仙怨
- 惆悵長沙謫去,江潭芳草萋萋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苕溪酬梁耿別后見寄
- 空令浣沙態,猶在含毫間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觀李湊所畫美人障子
- 獨過長沙去,誰堪此路愁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送李使君貶連州
- 何事長沙謫,相逢楚水秋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巡去岳陽卻歸鄂州使院,留別鄭洵侍御,侍御
- 古柳依沙發,春苗帶雨鋤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過鸚鵡洲王處士別業
- 佇立白沙曲,相思滄海邊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宿懷仁縣南湖,寄東海荀處士
- 重疊泥沙更剝落,縱橫鱗甲相參差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寇季膺古刀歌
- 萬里風沙知己盡,誰人會得廣陵音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己卯十月一日至燕越五日罹狴犴有感而賦
- 曉指高沙移處泊,司徒廟下賈家莊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至揚州
- 北風吹沙塞草凄,窮猿慘淡將安歸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六歌
- 北海風沙漫漢節,浯溪煙雨暗唐碑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感懷二首
- 撲面風沙驚我在,滿襟霜露痛誰堪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寒食
- 見說黃沙接五原,飄零只影向南轅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和中齋韻
- 大風揚沙水不流,為楚者樂為漢愁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二月六日海上大戰國事不濟孤臣天祥坐北舟中
- 風埃滿沙漠,歲月稔星霜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壬午
- 小爾含沙渾小事,白云飛處楚天低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使北
- 曉發高沙臥一航,平沙漠漠水茫茫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發高沙
- 去去龍沙,江山回首,一線青如發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酹江月/念奴嬌 和友〈驛中言別>
- 初出高沙門,輕舫繞城樓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發高郵
- 喚渡江沙眼欲枯,羈臣中道落崎嶇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懷揚通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