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在第9個字的詩句
江在第九個字的詩句
- 問俗周楚甸,川行眇江潯。 -- 出自唐·閻寬·曉入宜都渚
- 幽澗生蕙若,幽渚老江蘺。 -- 出自唐·梁德裕·感寓二首
- 海鷗過竹嶼,門柳拂江沙。 -- 出自唐·李嘉祐·題王十九茆堂
- 一辭蕓香吏,幾歲滄江濆。 -- 出自唐·殷少野·送蕭穎士赴東府,得散字
- 斷猿知夜久,秋草助江長。 -- 出自唐·皇甫曾·寄劉員外長卿
- 日落草木陰,舟徒泊江汜。 -- 出自唐·薛據·泊震澤口
- 二處一不見,拂衣向江東。 -- 出自唐·魏萬·金陵酬李翰林謫仙子
- 有心裁帳下,無面到江東。 -- 出自唐·竇常·項亭懷古
- 佩刀看日曬,賜馬傍江調。 -- 出自唐·竇群·黔中書事
- 靜看思渡口,回望憶江濱。 -- 出自唐·馮宿·御溝新柳
- 紛紛輕漢暮,漠漠暗江春。 -- 出自唐·楊憑·巴江雨夜
- 管弦臨夜急,榆柳向江斜。 -- 出自唐·楊凝·贈同游
- 南昌為郡好,樓閣沈江湄。 -- 出自宋·陳堯佐·寄洪州楊太博
- 旗光秋燒合,甲色夜江橫。 -- 出自宋·石延年·曹太尉西征
- 慨然憶歸幾千里,長江大山交屈蟠。 -- 出自宋·鄭獬·感懷
- 今日天涯最惆悵,滿江煙雨吊春愁。 -- 出自宋·鄭獬·寄并州故人
- 撫劍東南看滄海,大江正值秋風初。 -- 出自宋·鄭獬·通州雨夜寄孫中叔
- 至於河朔南兩蜀,長江大河俱騰掀。 -- 出自宋·鄭獬·淮揚大水
- 若比人間惡風浪,長江風浪本無心。 -- 出自宋·鄭獬·觀濤
- 身隨秦樹老,夢入浙江寒。 -- 出自宋·鄭獬·送惠思歸杭州
- 淚流添渭水,心折注江城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哭王仲密四首
- 滕閣欄高紅螮蝀,章江水闊碧琉璃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送程公辟郎中知洪州二首
- 柂牙起驚濤,餞車散江壖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送吳令常甫之武平
- 訟鈴閑郡閣,吟筆動江樓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送宣州太守沈司封
- 慈顏依膝下,歸意滿江南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送子立榮侍南歸
- 秋風鄉思動,請郡向江左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次劉才邵送魏彥成韻
- 巫峽風高送帆席,錦江春動照旌旗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送張如瑩
- 光芒侵星斗,氣象奔江河。 -- 出自宋·范祖禹·送秦主簿赴仁和
- 為我謝蘇公,先歸待江沱。 -- 出自宋·范祖禹·送秦主簿赴仁和
- 憑陵高山巔,俯視大江奔。 -- 出自宋·范祖禹·資州路東津寺
- 廬山五老峰,下臨大江水。 -- 出自宋·范祖禹·石耳
- 終夕玉堂魂夢冷,蜀江聲繞水晶宮。 -- 出自宋·范祖禹·夜直聞御溝聲
- 稠紅亂蕊,漫開遍、楚江南北。 -- 出自宋·曾紆·上林春/一落縈
- 知子廊廟器,誅茅楚江邊。 -- 出自宋·吳則禮·過歐陽元老草堂
- 楚岫月明芒屩遠,湘江春盡草堂空。 -- 出自宋·吳則禮·和魏道輔銅雀硯
- 衰鬢猶堪扶檻笑,長江故作拍天流。 -- 出自宋·吳則禮·識舟亭
- 曲肱左省清夢余,長江拍拍天一隅。 -- 出自宋·吳則禮·知府毛公顯謨以詩寵還書軸謹次嚴韻以敘拳拳
- 早晚扁舟逐孤雁,一江秋色掛吳帆。 -- 出自宋·吳則禮·呈陳尚志
- 心知鴻雁到,老子愛江天。 -- 出自宋·吳則禮·出城道傍決明盛開可喜
- 小檻俯青郊,恨滿楚江南路。 -- 出自宋·向滈·如夢令·夢斷綠窗鶯語
- 去年江南荒,趁熟過江北。 -- 出自宋·尤袤·淮民謠
- 秦楚五千里,何處是江南。 -- 出自宋·王質·水調歌頭·花上插蒼碧
- 桐花三月寒,風雨滿江城。 -- 出自宋·張栻·安國晚酌葵軒分韻得成字
- 平原迷故國,滄海接江流。 -- 出自宋·張栻·多景樓
- 一曲清江正可憐,隔江新竹露娟娟。 -- 出自宋·張栻·題雉山禊亭
- 蕭蕭疎雨暗,滾滾大江來。 -- 出自宋·張栻·重陽前一日
- 披云度嶺嶠,犯雪臨江流。 -- 出自宋·張栻·正甫還長沙復用斜川日和陶韻為別
- 青云看穩上,回首楚江春。 -- 出自宋·張栻·送趙節卿
- 驅車服嶺南,弭節湟江東。 -- 出自宋·張栻·湖南參議宋與道奉道奉祠歸崇安里中賦此以別
- 聞說君家快目亭,湓江直上起千尋。 -- 出自宋·張栻·襄州護漕使者侯寄示所作快目亭記辭多慷慨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