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在第9個字的詩句
江在第九個字的詩句
- 一任秋來又秋去,大江依舊向東流。 -- 出自宋·釋普度·偈頌一百二十三首
- 掉發武帝趕達磨過江,五葉一花,從此狼籍。 -- 出自宋·釋普度·寶公贊
- 湘江兩岸芳草深,湘江 -- 出自宋·釋斯植·寄衣曲
- 水花隨岸盡,山影落江空。 -- 出自宋·釋斯植·過越
- 拈起合皂山,濃蘸清江水。 -- 出自宋·釋惟一·偈頌一百三十六首
- 萬年萬年更萬年,清江依舊清無底。 -- 出自宋·釋惟一·偈頌一百三十六首
- 當日離春今日秋,湘江浦上舊明月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緣識
- 欲問荊人尋舊事,一江清泚自東流。 -- 出自宋·楊時·登峴首阻雨
- 鏡潭磨青空,璧月侵江淥。 -- 出自宋·楊時·江上晚步
- 不用乘槎厲東海,一江星漢擁行舟。 -- 出自宋·楊時·江上夜行
- 海漲為潮在在均,浙江別有主潮神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題潮出海門圖
- 小詩題歲月,多助得江山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游齊覺寺二首
- 湘江之水青悠悠,滄江宛在江中流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陳子尚滄洲趣
- 荒壘中盤平臥斗,澄江外抱曲拖紳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二月三日至薌山寺劉薰卿在焉
- 三秦擅淮石,三孔專江西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邂逅南昌簿孫正之劇談別后聊以記所期者
- 無竹無松自風韻,得江得月更精神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江路見梅懷泉臺留主管王提干
- 初月曲如鉤倒掛,長江平似鏡新磨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舟入平流
- 自朝連夕去,由海入江來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羅子琳來就廣漕試予以檄出至西江峽口懷古感
- 中年見二子,楚楚西江英。 -- 出自明·陳憲章·送李劉二生還江右用陶韻(二首)
- 安得魯連子,從之泛江湖。 -- 出自明·陳憲章·有懷世卿(四首)
- 如何衰暮日,猶滯楚江邊? -- 出自明·憨山大師·宿橋口
- 茅檐驚犬吠,定是渡江人。 -- 出自明·憨山大師·題畫小景(三首)
- 筑圍防海嘯,補屋避江潮。 -- 出自明·吳兆·上洋道中
- 楊柳河橋日向新,空江無處不通津。 -- 出自明·吳兆·與喻應益言別
- 獻圖連日際,歸國象江湖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淳化中朝會二十三首
- 都護三年不歸,折盡江邊楊柳。 -- 出自隋··雜曲歌辭·塞姑
- 蕭蕭楚客帆,暮入寒江雨。 -- 出自唐·柳中庸·江行
- 山分三楚斷,溪入九江流。 -- 出自宋·張俞·楚中作
- 字民無獄訟,攜客有江山。 -- 出自宋·胡銓·又用過鐵坑山韻
- 晝行疑海若,夕夢識江妃。 -- 出自唐·孫逖·江行有懷
- 浮輝與流艷,并弄一江春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春江花月夜
- 躍戈沖野陣,橫楫截江流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姑蘇雜詠 韓蘄王墓
- 雨過落紅蕖,斜陽半江冷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陳氏秋容軒
- 冥冥眾樹昏,浩浩一江渾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江上雨
- 莫道扁舟難重過,寒江日日有回潮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婁江寓舍喜王七隅見過卻送還郭
- 預恐明朝風雨歇,滿江春水送君歸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金進士宿江館阻雨連夕二首
- 可憐今夜月,相照宿江東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晚次西陵館
- 鐘催投寺錫,燈照泊江船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送僧恬歸靈隱
- 上國花開同醉少,大江潮落獨歸遲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金陵喜逢董卿并送還武昌
- 吳苑疏鐘沉晚樹,楚江歸雁逐寒潮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送內兄周誼還江上
- 臨滄觀下飛雪滿,橫江渡口驚濤奔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京師苦寒
- 何處吹愁角一聲,大江東岸呂蒙營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寄余左司
- 渺渺雙鳧落晚沙,一江秋色艷明霞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江上晚歸
- 石頭何壯哉,山盤大江橫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感舊酬宋軍咨見寄
- 欲沽嗟市遠,煙火隔江波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郊墅雜賦(十六首)
- 狂多愛出游,日日問江頭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郊墅雜賦(十六首)
- 擬問楞伽嗟已別,楚江飛錫暮沉沉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吳僧日章講師赴召修蔣山普度佛事既罷東歸送
- 別時煙寺晚,歸路雪江春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報恩寺逢蔣主簿就送還如皋
- 只應當日淚,常共大江流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感事
- 秋風滄海潮,尚余桂江淚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感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