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在第2個字的詩句
江在第二個字的詩句
- 大江欲近風光冷,平野無邊草亦愁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豫章江皋二絕句
- 北江西水兩相逢,胥口波濤特地雄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過胥口,江水大漲,舟楫不進
- 長江南邊千萬山,一時飛入兩眼寒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題金山妙高堂
- 贛江壓糖白於玉,好伴梅花聊當囪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夜飲以白糖嚼梅花
- 長江無風水平綠,也無靴文也無谷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舟人吹笛
- 大江風濤堪著力,小渡風濤更無格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過石硊渡
- 一江故作兩江分,立殺呼船隔岸人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過招賢渡檔四首
- 盱江天上銀河冰,麻姑人間白玉京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贈盱江謝正之
- 春江愁送君,蕙草生氤氳。 -- 出自唐·王昌齡·送別
- 寒江映村林,亭上納鮮潔。 -- 出自唐·王昌齡·宴南亭
- 清江月色傍林秋,波上熒熒望一舟。 -- 出自唐·王昌齡·送竇七
- 沅江流水到辰陽,溪口逢君驛路長。 -- 出自唐·王昌齡·送吳十九往沅陵
- 寒江綠水楚云深,莫道離憂遷遠心。 -- 出自唐·王昌齡·送人歸江夏
- 寒江綠竹楚云深,莫道離憂遷遠心。 -- 出自唐·王昌齡·送單十三畢五歸
- 瘴江冬草綠,何人驚歲寒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種竹
- 渡江之橘逾汶貉,反時易性安能長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和李校書新題樂府十二首·馴犀
- 大江鼓風浪,遠道參荊棘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寄吳士矩端公五十韻
- 西江流水到江州,聞道分成九道流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相憶淚
- 錦江滑膩蛾眉秀,幻出文君與薛濤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寄贈薛濤
- 清江見底草堂在,一點白光終不歸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和裴校書鷺鷥飛
- 瘴江乘早度,毒草莫親芟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送崔侍御之嶺南二十韻
- 暮江寒碧縈長路。 -- 出自宋·朱熹·菩薩蠻·暮江寒碧縈長路
- 蒼江寒更急,客發自中流。 -- 出自明·唐寅·山水圖
- 大江之東水為國,其間巨浸稱震澤。 -- 出自明·唐寅·震澤煙樹圖
- 春江流粉氣,夜水濕裙羅。 -- 出自明·唐寅·春江花月夜(二首)
- 三江城上轉,九里人家泊。 -- 出自唐·韓翃·送李司直赴江西使幕
- 吳江垂釣楚山醉,身寄滄波心白云。 -- 出自唐·韓翃·寄雍丘竇明府
- 過江秋色在,詩興與歸心。 -- 出自唐·韓翃·送元詵還江東(一作送太常元博士歸潤州)
- 大江開宿雨,征棹下春流。 -- 出自唐·李嶠·和杜學士江南初霽羈懷
- 滿江紅舊調用仄韻,多不協律。 -- 出自宋·姜夔·滿江紅·滿江紅舊調用仄韻
- 松江煙浦。 -- 出自宋·姜夔·石湖仙·松江煙浦
- 漢江出巨魚,風雷入驅使。 -- 出自宋·姜夔·春日書懷四首
- 大江圍楚碧,煙水入玄虛。 -- 出自宋·姜夔·春日書懷四首
- 遡江踐漢。 -- 出自南北·謝靈運·答中書詩
- 三江事多往,九派理空存。 -- 出自南北·謝靈運·入彭蠡湖口
- 臨江遲來客。 -- 出自南北·謝靈運·南樓中望所遲客
- 大江橫抱武昌斜,鸚鵡洲前戶萬家。 -- 出自唐·魚玄機·江行
- 滿江流水萬重波,未似幽懷別恨多。 -- 出自宋·朱淑真·舟行即事
- 清江碧草兩悠悠,各自風流一種愁。 -- 出自宋·朱淑真·春夜感懷
- 桐江春水綠如油,兩岸青山送客舟。 -- 出自清·袁枚·桐江作
- 錦江城下杯殘后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虞美人·落梅時節冰輪滿
- 湘江碧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秦樓月/憶秦娥
- 正江南、搖落后,好山無數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三登樂·一碧鱗鱗
- 漲江混混無聲綠,熟麥騷騷有意黃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四月十日出郊
- 韶江石老簫音在,庾嶺梅殘驛使遲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次韻楊同年秘監見寄二首
- 秋江漱石半山腹,倚天削鐵荒行蹤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后巫山高一首
- 西江朝宗來,循屏復東去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萬州
- 空江日暮無來客,腸斷三湘一紙書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采蓮
- 峽江饒暗石,水狀日千變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刺濆淖
- 隔江招岑仙,共擘雙蓮房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萬州西山湖亭秋荷尚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