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在第2個字的詩句
江在第二個字的詩句
- 九江皆渡虎,三郡盡還珠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中丞宋公以吳兵三千赴河南軍次尋陽脫余之囚
- 過江誓流水,志在清中原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南奔書懷
- 滄江溯流歸,白璧見秋月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自金陵溯流過白壁山玩月達天門寄句容王主簿
- 漢江回萬里,派作九龍盤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金陵望漢江
- 西江天柱遠,東越海門深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杭州送裴大澤赴廬州長史
- 九江秀色可攬結,吾將此地巢云松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登廬山五老峰
- 橫江館前津吏迎,向余東指海云生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橫江詞其五
- 橫江欲渡風波惡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橫江詞其二
- 浙江八月何如此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橫江詞其四
- 橫江西望阻西秦,漢水東連揚子津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橫江詞其三
- 吳江女道士,頭戴蓮花巾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江上送女道士褚三清游南岳
- 濤江煙渚一時無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浣溪沙
- 臨江一見,謫仙風采,無言心許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水龍吟·古來云海茫茫
- 滿江天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昭君怨 金山送柳子玉
- 長江繞郭知魚美,好竹連山覺筍香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初到黃州
- 清江縈山碧玉環(huán),下有老龍千古閑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張競辰永康所居萬卷堂
- )江神河伯兩醯雞,海若東來氣吐霓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八月十五日看潮五絕
- 長江連楚蜀,萬派瀉東南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入峽
- 長江袞袞空自流,白發(fā)紛紛寧少借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前篇
- 春江欲入戶,雨勢來不已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寒食雨二首
- 塞江流aa24起書樓,碧瓦朱欄照山谷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王齊萬秀才寓居武昌縣劉郎洑正與伍洲相對伍
- 清江入城郭,小圃生微瀾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送千乘千能兩侄還鄉(xiāng)
- 渡江吊狠石,過嶺酌貪泉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蘇伯固游蜀岡送李孝博奉使嶺表
- 二江爭送客,木杪看橋橫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江晦叔二首
- (王江,陳州道人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八月十日夜看月有懷子由并崔度賢良
- 春江有佳句,我醉墮渺莽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陶歸園田居六首
- 大江東流日千里,此蟲趯趯長在此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子由寄題孔平仲草庵次韻
- 春江圍草市,夜浪浮竹屋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江漲用過韻
- 大江従西來,上有千仞山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神女廟
- 大江從西來,上有千仞山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神女廟
- 過江風急浪如山,寄語舟人好看客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送楊杰
- 長江大欲見庇,探支八月涼風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何長官六言次韻
- 涪江與中泠,共此一味水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送金山鄉(xiāng)僧歸蜀開堂
- 自江徂海,浩然無私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泂酌亭詩?并引?
- 長江昔日經(jīng)游地,盡在如今夢寐中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仆年三十九,在潤州道上過除夜,作此詩。又
- )江湖前日真成夢,鄠杜他年恐卜鄰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張舜民自御史出倅虢州留別
- 大江洶以左繚兮,渺云濤之舒卷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黃泥坂詞
- 春江淥漲蒲萄醅,武昌官柳知誰栽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武昌西山
- 蜀江久不見滄浪,江上枯槎遠可將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子由木山引水二首
- 浮江氵斥蜀有成言,江水在此吾不食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前韻送程六表弟
- 臥江海之澒洞,吊鼓角之凄悲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陶歸去來兮辭
- 春江淥未波,人臥船自流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陶游斜川正月五日,與兒子過出游作
- 入江江水濁,猶作深碧色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蝦蟆培
- 蜀江固浩蕩,中有蛟與鯨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漢水
- 長江在北戶,雪浪舞吾砌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遷居
- 曲江船舫月燈球,是謂舞殯而歌墓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秦少游夢發(fā)殯而葬之者云是劉發(fā)之柩是歲發(fā)首
- 大江南兮九華西,泛秋浦兮亂清溪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清溪詞
- 濱江易采不復珍,盈尺輒棄無乃僭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渼陂魚(陂在鄠縣。)
- 過江西來二百日,冷落山水愁吳姝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喜劉景文至
- 如江如漢,如山之苞。 -- 出自先秦·詩經(jīng)·常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