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在第2個字的詩句
江在第二個字的詩句
- 西江月內(nèi)采芝苗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玩丹砂 贈馬姑姑
- 煉江湖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梅花引 贈眾師兄
- 楚江云錦三千頃,笑殺靈均話獨(dú) -- 出自元·李治·鷓鴣天 遺山樂府下附
- 把江北江南,風(fēng)嘹月唳,并付一丘土。 -- 出自元·李治·邁陂塘·雁雙雙
- 拍江秋影今何在? -- 出自元·李治·邁陂塘·雁雙雙
- 拍江秋影今何在,宰木欲迷堤樹。 -- 出自元·李治·摸魚兒 遺山樂府上附
- 湘江秋水,渭川春樹。 -- 出自元·劉秉忠·秦樓月
- 匯江沱。 -- 出自元·盧摯·六州歌頭 題萬里江山圖 天下同文以上趙萬里
- 遙江上月素珠吐,嘉樹弄景癡龍擎。 -- 出自明·宋濂·秋夜與子充論文退而賦詩一首因簡子充并寄胡
- 松江網(wǎng)魚亦可觀,潭情潦盡澄秋煙,虞人技癢欲效悃,我亦因之一放船。 -- 出自清·乾隆·松花江捕魚
- 憑江棲山阻。 -- 出自魏晉·曹叡·棹歌行
- 長江渾渾流,觸齧不可攔。 -- 出自宋·蘇洵·憶山送人
- 長江渾渾流,觸嚙不可攔。 -- 出自宋·蘇洵·憶山送人五言七十八韻
- 大江多風(fēng)波,渺然天欲翻。 -- 出自宋·蘇洵·送任師中任清江
- 大江多風(fēng)波,渺然勢欲翻。 -- 出自宋·蘇洵·送任師中任清江
- 長江觸山山欲摧,古佛咒水山之隈,千航萬舸膝前過,仰視絕頂皆徘徊。 -- 出自宋·蘇洵·游陵云寺
- 蜀江迤邐漸不見,沫水騰掉震百雷。 -- 出自宋·蘇洵·游陵云寺
- 長江險(xiǎn),天可恃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長江險(xiǎn)
- 曲江以后無此賢,梨園羯鼓聲震天,何由再見開元年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韓休知
- 浙江之東縣新昌,乃在千巖萬壑之中央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題丁御史同年墨竹走筆長句
- 大江西來是何年,奔流直下岷山巔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長江行
- 長江來,自西極,包人寰,環(huán)帝宅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長江行
- 湘江女兒愁落暉,湘江江上鷓鴣飛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長沙竹枝歌(十首)
- 湘江水深天下清,何如隴頭秋月明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長沙竹枝歌(十首)
- 題江山堂 -- 出自宋·白巽·句
- 沉江欲禱王尊壁,擊揖誰揮祖逖鞭? -- 出自清·曾國藩·失題四首
- 長江萬里涌金鰲,屹立中流氣勢豪。 -- 出自宋·釋普度·金山修磚岸
- 湘江水是巫山云,巫山云是湘江水。 -- 出自宋·釋斯植·寄衣曲
- 湘江兩岸芳草深,湘江 -- 出自宋·釋斯植·寄衣曲
- 到江整套地盡,隔岸越山多。 -- 出自宋·釋惟一·偈頌一百三十六首
- 松江松慘然,花嶼花流涕。 -- 出自宋·釋惟一·偈頌一百三十六首
- 清江渺渺綠浮天,博物無人繼昔賢。 -- 出自宋·楊時·過豐城
- 曲江何處住,全廣是人知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贈術(shù)者朱明遠(yuǎn)
- 荊江隨地卷,蜀道與天侵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別陸德隆黃叔萬
- 投江以自明,庶免世點(diǎn)嗤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貞女篇
- 吳江春水尋幽寺,越嶺秋風(fēng)聽怒濤,宣室鬼神靈語斷,長安鐘鼓夢思勞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送孫莘老移知南京
- 橫江太守風(fēng)月主,公與平分無乃多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題通州通判陳日華二友齋
- 浙江兀炎古箕潁,吳公徜徉今巢由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萬安簿吳公誼實(shí)浙余杭人今書滿最歸歟欲竟投
- 湘江之水青悠悠,滄江宛在江中流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陳子尚滄洲趣
- 橫江孤雁飛且鳴,便是道人出相迎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道人彭永年來番禺過訪相約歸日游閣皂
- 秋江次第落到底,夜半忽如潮涌起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癸卯九月贛吉大水
- 桐江自漢至今日,依舊行人指釣磯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再題嚴(yán)子陵釣臺
- 曲江而下水多石,大庾以南山半茅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為廣東解嘲
- 望江亭望晚江晴,颯颯秋兼風(fēng)水聲。 -- 出自明·吳兆·晚登九華山
- 九江臨戶牖,三峽繞檐楹。 -- 出自唐·孫逖·奉和李右相中書壁畫山水
- 春江夜盡潮聲度,征帆遙從此中去。 -- 出自唐·孫逖·春日留別
- 大江來從萬山中,山勢盡與江流東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登金陵雨花臺望大江
- 滿江煙玉流古香,尋魂吊影愁茫茫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姑蘇雜詠 玉波冷雙蓮
- 空江難晚別,荒郡易秋悲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送范架閣赴嘉禾兼簡李使君
- 空江寒雨送凄涼,離舍無多即異鄉(xiāng)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客舍歲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