永在第13個字的詩句
永在第一十三個字的詩句
- 三川北虜亂如麻,四海南奔似永嘉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永王東巡歌十一首
- 流觴曲水無多日,更作新詩繼永和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王勝之三首
- 欲従稚川隱羅浮,先與靈運開永嘉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正輔同游白水山
- 自言官長如靈運,能使江山似永嘉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寄題興州晁太守新開古東池
- 我姑酌彼金罍[3],維以不永懷。 -- 出自先秦·詩經·卷耳
- 還我河山,衛我國權;此物此志,永矢勿諼。 -- 出自·毛澤東·四言詩·祭黃帝陵
- 君不見朝來割素鬐,咫尺波濤永相失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觀打魚歌
- (其四)何處哀箏隨急管,櫻花永巷垂楊岸。 -- 出自唐·李商隱·無題四首
- 不因醉本蘭亭在,兼忘當年舊永和。 -- 出自唐·李商隱·寄在朝鄭曹獨孤李四同年
- 緯車聲出窗扉里,正是新涼夜永時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戲書
- 置心常在結繩前,縱未登仙亦永年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道室偶書
- 美人綠綺煩遙贈,莫玫南金增永吟。 -- 出自宋·秦觀·次韻朱李二君見寄二首
- 前時無偶後無繼,寄寶秘靈宜永久。 -- 出自宋·秦觀·墨竹
- 酴醾珍重不浪開,晚堆綠云點永玉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和羅武岡欽巖酴醾長句
- 壺觴須就陶彭澤,時俗猶傳晉永和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三月李明府后亭泛舟(一作皇甫冉詩)
- 西華有路入中華,依約山川認永嘉。 -- 出自唐·羅隱·寄西華黃煉師
- 弄瓊英數點,宮梅信早,占年光永。 -- 出自宋·吳文英·水龍吟·望春樓外滄波
- 約何時再,正春濃酒困,人閑晝永無聊賴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薄幸·淡妝多態
- 青門解袂,畫橋回首,初沈漢佩,永斷湘弦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斷湘弦/萬年歡
- 衣冠藉藉談遺事,不盡鴻名對永昭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慈圣光獻皇太后挽詞二首
- 非無稻粱與菰黍,食不下咽情永辭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孤鴻曲
- 短衣匹馬經過,嘆禊日難逢晉永和。 -- 出自清·陳維崧·三月三日尉氏道中作
- 內子閑吟倚瑤瑟,玩此沈沈銷永日。 -- 出自唐·權德輿·桃源篇
- 天使彭城姝麗,來配魯邦才子,永作地行仙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水調歌頭·阿誰煎鳳髓
- 別有個、瀟灑田園,醉鄉天地同永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萬年歡
- 一枝靈木堅多節,千里逢人寄永州。 -- 出自宋·朱翌·以靈壽杖寄汪內翰
- 赤縣繁詞滿劇曹,白云孤峰暉永日。 -- 出自唐·李頎·送劉四赴夏縣
- 楚門山色散煙霞,人到江南識永加。 -- 出自元·李仕興·抵楚門
- 敦崇妙本膺丕貺,濬發鴻源示永年。 -- 出自宋·寇準·奉和御制真游殿上梁
- 敷睿文兮玩澄景,當嚴更兮漸永。 -- 出自宋·寇準·奉和御制中秋翫月歌
- 白雪漫天,黃芽滿地,服此刀圭永駐顏。 -- 出自宋·葛長庚·沁園春·要做神仙
- 正須秉燭游清夜,轉眼蘭亭舊永和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春日雜興
- 得一清寧人地,無為作,自然永永綿綿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滿庭芳 贈洞云散人陳姑
- 并州可識郭汾陽,不可丹陽逢永王。 -- 出自明·宋濂·題李太白觀瀑布圖
- 遏云妙響發朱唇,不讓開元許永新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聽教坊舊妓郭芳卿弟子陳氏歌(時至正己亥歲
- 君侯談笑該能事,詩到元和字永和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和張秘丞燈夕韻四首
- 囁嚅吾欲多長慶,鉤畫君真逼永和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竹溪評余近詩發藥甚多次韻
- 山陰繭紙見者希,辨才傳之于永師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題賺蘭亭圖
- 明朝此集喧城市,應說風流似永和。 -- 出自宋·徐璣·中秋集鮑樓作
- 追思再世相逢舊,西望梅溪一永嘆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無心居士劉君挽詞
- 他年笑視孫思貌,只自開皇至永淳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次韻賀胡邦衡除龍圖閣學士且為六月三日眉壽
- 鄞川人物擬三川,公似香山更永年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仲嘉致政敷學尚書汪兄寵和鄙句且寄適軒記詩
- 東風到處如家山,白發相對毋永嘆,荼蘼姑架三百間,為君醉倒驕旁觀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次李公謹美人行見寄
- 卒顛沈瀾遠昌族,謳訟肇私歸永福,柔陰慘克咎深速。 -- 出自宋·柳開·諷虞嬪詩
- 白楊宿草幾離披,忽對遺編動永思。 -- 出自宋·張舜民·書薛紹彭詩編
- 簾戶悄、竹色侵棋,槐影移漏,晝永簟花鋪水。 -- 出自宋·周密·過秦樓·紺玉波寬
- 此生不記老婆禪,兀兀坐睡忘永嘆。 -- 出自宋·吳則禮·簡呂少馮
- 扁榜結字吾何取,顧使與堂傳永久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次韻梁教授
- 嫦娥孤棲宮四寂,倚柱長吟愁永夕。 -- 出自宋·李新·霜月吟
- 誰謂潘郎坐華屋,肯為湫隘興永嘆。 -- 出自宋·鄭剛中·謝潘令衛惠松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