民在第6個(gè)字的詩句
民在第六個(gè)字的詩句
- 有司與之爭,民愈可憐哉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兼并
- 浪荒不走職,民瘼當(dāng)誰砭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和平甫舟中望九華山二首
- 國論終將塞,民嗟亦已勤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河勢
- 時(shí)節(jié)同荊俗,民風(fēng)載楚謠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初至夷陵答蘇子美見寄
- 嗟河改兇作民福,嗚呼明堂圣天子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鞏縣初見黃河
- 荒茫三五前,民物交相黷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憎蚊
- 狂孽久不聳,民物含春熙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南獠
- 湖田賦稻蟹,民訟爭◇畝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送劉學(xué)士知衡州
- 水旱數(shù)千里,民流誰墾辟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韓公閱古堂
- 弗動弗止,惟民之極。 -- 出自唐·柳宗元·視民詩
- 上林將議賜民畋,似昔繁華徒爾為。 -- 出自宋·范仲淹·和葛閎寺丞接花歌
- 風(fēng)物皆堪喜,民靈獨(dú)可哀。 -- 出自宋·范仲淹·新定感興五首
- 吉序冠三正,民時(shí)順盛成。 -- 出自宋·晏殊·奉和圣製冬至
- 山應(yīng)依樣瘦,民豈似田多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送丁子章將漕湖南三首
- 十載江湖訪民瘼,一時(shí)傾倒沃天聰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送俞漕子清大卿赴召二首
- 節(jié)令堅(jiān)冰始,民風(fēng)古意淳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初冬
- 山邊百畝古民田,田外新圍截半川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園田嘆四絕
- 化之未期年,民安而國富。 -- 出自唐·皮日休·魯望讀襄陽耆舊傳見贈五百言過褒庸材靡有稱
- 念昔先民,求民之瘼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(jiān)·二章
- 素餐每愧斯民病,改作常為法吏繩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(jiān)·次韻召之才將流民過懸帛嶺均田
- 強(qiáng)者屈之,愛民如子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(jiān)·故江陽楊君畫像贊
- 感嘆各頭白,民生竟自癡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(jiān)·次韻周德夫經(jīng)行不相見之詩
- 窮儒憂樂與民同,何況朱輪職勸農(nóng)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(jiān)·次韻文少激祈雨有感
- 訟息常休吏,民貧更勸分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(jiān)·次韻崔伯易席上所賦因以贈行二首
- 觀物慈哀,涖民愛莊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(jiān)·贈別李次翁
- 我作頌聲,與民歌之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(jiān)·曹侯善政頌
- 壼觴調(diào)笑平民訟,賓客風(fēng)流醉舞腰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(jiān)·送彭南陽
- 呂尚招麾殷民懷。 -- 出自先秦·先秦?zé)o名·成相雜辭
- 莫得相使一民力。 -- 出自先秦·先秦?zé)o名·成相雜辭
- 不廢荊吳舊,民風(fēng)見未央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其二十二學(xué)士院端午帖子二
- 朝堥之儀,萬民所祗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其二十八筠州圣祖殿詩
- 有冽斯泉,下民是祗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其二十七舜泉詩
- 江流日益深,民語漸已變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過宜賓見夷中亂山
- 連歲遭饑饉,民間氣索然。 -- 出自宋·戴復(fù)古·庚子薦饑
- 政自詩書出,民從教化遷。 -- 出自宋·戴復(fù)古·送季明府赴太平粹
- 陛下用一士,民間有二天。 -- 出自宋·戴復(fù)古·彭繡使平叛卒后除經(jīng)略小詩陳利害
- 祭酒家風(fēng)重,民曹官職卑。 -- 出自宋·戴復(fù)古·送彭司戶之官三山
- 山河空板蕩,民物競蕭條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漫興 十四
- 折販肘無全民,我欲具陳難具陳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猛虎行
- 他時(shí)野史逸民篇,鑄也磨鉛跂而待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送武庠歸隱終南
- 共知天意同民樂,愿奏君王萬壽杯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和御制上元觀燈
- 遙知素譽(yù)在民口,已有歡聲騰里社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送程公辟使江西
- 好把寸心問民瘼,當(dāng)遷離瘴任瀟湘。 -- 出自明·朱元璋·諭臨蒸縣官
- 宜然三百載,民物仰威神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英宗皇帝挽歌辭三首
- 曏時(shí)守高密,民安吏手?jǐn)俊?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超然臺寄子瞻學(xué)士
- 吏不容三穴,民皆載二天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吳下肅公挽歌辭三首
- 問牛因得觀民俗,不獨(dú)嬉游惜令辰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寒飲御筵口號二首
- 三吳佳縣首,民物舊熙熙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送揚(yáng)太祝知長洲縣
- 跡與在地久,民無魚鱉憂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謁三門禹祠
- 遙知待新將,民物兩欣欣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送周密學(xué)真定安扶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