民在第4個字的詩句
民在第四個字的詩句
- 念公為民起,我得怨乖隔? -- 出自宋·陸游·送曾學士赴行在
- 古者養民如養兒,勸相農事憂其饑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僧廬
- 億萬遺民望來蘇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聞鼓角感懷
- 老已為民猶學問,向雖作吏半山林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冬晴稍理舊學有感于懷
- 煮海之民何所營,婦無蠶織夫無耕。 -- 出自宋·柳永·煮海歌
- 鬻海之民何苦門,安得母富子不貧。 -- 出自宋·柳永·煮海歌
- 立君牧民,為之軌則。 -- 出自魏晉·曹操·度關山
- 咸禮讓,民無所爭訟。 -- 出自魏晉·曹操·對酒
- 自古驅民在信誠,一言為重百金輕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商鞅
- 有道吊民天即助,不知何用牧羊兒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范增二首
- 塞水移民久,川防動眾初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還自河北應客
- 復持州民刺,歸謁專城居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送湘陽熊判官孺登府罷歸鐘陵,因寄呈江西裴
- 忽憶遺民社中客,為我衡陽駐飛錫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送僧仲剬東游兼寄呈靈澈上人
- 賴天閔民不責吏,甘澤流布何其濃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答楊辟喜雨長句
- 隴畝遺民談舊政,江山余思入新篇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送謝中舍二首
- 引綬夸民吏,椎牛會里閭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和武平學士歲晚禁直書懷五言二十韻
- 白發憂民雖種種,丹心許國尚桓桓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借觀五老詩次韻為謝
- 縣宇及民廬,毀蕩無孑遺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南獠
- 行見斯民無重困,坐令吾道有余光。 -- 出自宋·秦觀·次韻何子溫
- 茲焉出民愿,名實更炳蔚。 -- 出自宋·秦觀·三老堂
- 登臨問民俗,依舊陶唐古。 -- 出自宋·范仲淹·絳州園池
- 所為除民瘼,非是悅林叢。 -- 出自唐·李世民·出獵
- 暮宿投民村,高處水半扉。 -- 出自唐·韓愈·宿曾江口示侄孫湘二首
- 圣主勤民歲自豐,德威懷遠塞塵空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代賀郊祀慶成二首
- 寧登逸民傅,不著茂陵書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黃世成挽辭
- 寄語東民也未穩,渠是鸞臺鳳閣人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送韓漕華文移節江東
- 誰與郢民頌遺愛,老夫端欲續甘棠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送廬陵宰趙村老
- 所至與民作陽春,帝遣來活廬陵人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送趙文友知府謁告省親
- 但使遠民蒙福了,早歸詞禁賦新鸚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送趙民則少鹽提舉二首
- 本非民民土宰官身,欲斷人間煙火谷。 -- 出自宋·周邦彥·仙杏山
- 出入與民伍,作事靡不同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答暢校書當
- 今此隴民屬,每歲啼漣漣。 -- 出自唐·皮日休·正樂府十篇·哀隴民
- 刮則齊民癰,分為猛士祿。 -- 出自唐·皮日休·三羞詩三首
- 那知牧民者,不肯報災傷。 -- 出自明·于謙·荒村
- 我欲憂民,渠有二千石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醉落魄/一斛珠
- 儻令憂民病,從此得國醫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和孫公善李仲同金櫻餌唱酬二首
- 今俾我民,昏墊平土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三章
- 慶公憂民苗未立,旻公憂木水推去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和范信中寓居崇寧還雨二首
- 念昔先民,求民之瘼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二章
- 女奴為民妻,又瘞蒿里園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過致政屯田劉公隱廬
- 定知與民樂,吏瘦吾民肥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寄題安福李令適軒
- 初無得民具,名實正爾爾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寄余干徐隱甫
- 山擁鳩民縣,江橫決事廳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太和奉呈吉老縣丞
- 康濟小民歸一臂,屈伸由我更由誰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寄劉泗州
- 吾聞斯民病鹽策,天有雨露東南乾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送曹子方福建路運判兼簡運使張仲謀
- 我愧疲民欲歸去,麥田春雨把鋤頭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再次韻答吉老二首
- 弦歌解民慍,根節去吏蠹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次韻吳可權題余干縣白云亭
- 秖今化民作鋤耰,田舍老翁百不憂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送鄭彥能宣德知福昌縣
- 福昌愛民如父母,當官不擾萬事舉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送鄭彥能宣德知福昌縣
- 巫師司民命,藥石不入市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次韻定國聞子由臥病績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