民在第3個字的詩句
民在第三個字的詩句
- 豈知民已病,猶苦賦重科。 -- 出自宋·釋文珦·稻熟而遭巨浸以詩傷之
- 歲晏民物耗,霜枯鷹隼擊。 -- 出自宋·釋永頤·將別舊山寄伯弓
- 露冕民謠物物成,江山千里古風清。 -- 出自宋·釋重顯·寄四明使君沈祠部
- 且與民同樂,都忘天一涯。 -- 出自宋·蘇宷·和趙閱道游海云山
- 故州民吏馀思遠,畫翣凄涼薤唱哀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王侍郎挽辭二首
- 讞議民無訟,均輸國不空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廣東轉運張公挽辭二首
- 樂土民勤不帶牛,觀農時得看耕樓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和通判白同朝散見別
- 在鎮民除瘼,還朝雨潤膏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林次中示及追和浙西三賢述夢詩其間敘衛公事
- 虺虺民,虺虺民,用心若此非吾人。 -- 出自宋·孫發·截臂行
- 想天民之視阜兮,與虞夏而同治。 -- 出自宋·孫因·越問·駐蹕
- 得與民心樂,何妨笑口開。 -- 出自宋·孫應時·秋雨復將害稼
- 臺之民,難艱虞兮。 -- 出自宋·孫應時·唐侯仲友之守臺為浮梁於江象令蔣鶚考叔賦江
- 臺之民,難天啟兮。 -- 出自宋·孫應時·唐侯仲友之守臺為浮梁於江象令蔣鶚考叔賦江
- 臺之民,曰侯賢兮。 -- 出自宋·孫應時·唐侯仲友之守臺為浮梁於江象令蔣鶚考叔賦江
- 第尤民政疏,無庸答宸造。 -- 出自宋·田況·成都遨樂詩二十一首·元日登安福寺塔
- 顧將民共樂,聊以報皇明。 -- 出自宋·田況·成都遨樂詩二十一首·乾元節
- 刑清民乃服,莠除昔始滋。 -- 出自宋·王撝·游佑七年丁未十一月朔蔡久軒自江東提刑歸抵
- 飛此民成懶,加之吏不虔。 -- 出自宋·王阮·代胡倉過圣德惠民詩一首
- 坐令民皞皞,翻作泣漣漣。 -- 出自宋·王阮·代胡倉過圣德惠民詩一首
- 去年民食十分災,一力先生盡救回。 -- 出自宋·王阮·送晦翁十首
- 羊公民愛深,原叔復善政。 -- 出自宋·韋不伐·峴山
- 千舠民蛋雨,一塔賈胡風。 -- 出自宋·吳浚·越王臺
- 事集民安堵,琴棋此適情。 -- 出自宋·吳戭·涼軒
- 出處民戚休,行藏道隆殺。 -- 出自宋·五邁·有客一首寄溫陵史君趙侍郎涯
- 年來民賊多,田里困根括。 -- 出自宋·五邁·親舊問盜作詩四十韻以答之說要備野史之錄
- 及膺民社寄,直道肯息悔。 -- 出自宋·五邁·寄同年新涂王宰夢弼
- 午枕民塵囂,夢乘銀潢槎。 -- 出自宋·五邁·述夢
- 廣求民瘼,博盡忠言。 -- 出自宋·邢凱·上丞相平淮頌
- 興言民父恩猶在,何故年來盡不如。 -- 出自宋·薛嵎·追惜永嘉前政知縣趙大猷時景定改元
- 蘇回民瘼宦情好,聽徹鵑聲歸興忙。 -- 出自宋·楊公遠·五用韻奉酬見寄二首
- 諳盡民情并世道,從容借箸屬君侯。 -- 出自宋·楊簡·賀傳憲生辰
- 寄言民父母,赤子方流離。 -- 出自宋·于石·故家有喬木
- 調燮民庸茂,彌縫主道昌。 -- 出自宋·喻良能·丞相王公挽詞
- 紛紛民瘼關吾念,得得天公相此得。 -- 出自宋·袁甫·和王伯友韻
- 惜也民菜色,旦旦急荒政。 -- 出自宋·袁說友·二月上浣會制司幕屬和孟誠之制參韻
- 是時民氣樂,魚躍快於牣。 -- 出自宋·袁燮·與范總干
- 訟簡民淳羨小州,兩衙才退似歸休。 -- 出自宋·張唐民·題捫參閣
- 至今民拜寬分賜,古有今無此廉吏。 -- 出自宋·趙必象·錢實齋趨朝
- 哀哀民何辜,遭此兇歉厄。 -- 出自宋·趙汝績·無罪言
- 空憐民力疲芻粟,濫廁時賢動冕旒。 -- 出自宋·趙善嗑·浯溪
- 政平民易感,詩好客爭傅。 -- 出自宋·趙希桐·送自牧黃監鎮之官四安
- 神依民聽,上帝斯皇。 -- 出自宋·真宗·高宗祀明堂前朝享太廟二十一首
- 誰為民請命,皇天猶未喜。 -- 出自宋·鄭樵·滌愫
- 自然民物被休賜,芬馥不馳而自遠。 -- 出自宋·鄭俠·贈余純臣通判
- 方聽民間歌道化,何為天際想歸橈。 -- 出自宋·鄭俠·次韻子京述懷
- 國以民為本,仁當生不傷。 -- 出自宋·鄭俠·次韻嚴巨孟
- 豐年民瘼少,莫厭故人書。 -- 出自宋·周南·孟良甫別一歲無書有懷寄之
- 諗越民兮非黷祀,推世家兮自遷史。 -- 出自宋·諸葛興·會稽頌·越王
- 所幸民俗淳,稍使客情喜。 -- 出自明·戴良·抵膠州
- 況莆民截鐙,帥垣*檄,人歡悅、雷聲起。 -- 出自元·洪希文·水龍吟 壽夏改齊閏八月初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