民在第3個字的詩句
民在第三個字的詩句
- 訟休民去吏隨散,獨有文字與令留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寄題宣州太平縣眾樂亭為孫莘老作
- 身嬰民憂手持版,心愛山水寧非俞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寄題宣州太平縣眾樂亭為孫莘老作
- 常得民愚猶是幸,不然死等更何為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和洪與權
- 美化民歌實,流言帝覺虛。 -- 出自宋·魏野·上知府趙侍郎二首
- 疏減民間賦,編添馬上詩。 -- 出自宋·魏野·送朱臺符學士關西巡撫
- 新祠民祭祀,舊債帝填還。 -- 出自宋·魏野·聞雷宣徽薨背敕葬歸鄉
- 官圩民圩奚所拘,此地無田但有湖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永豐行
- 息爭民珥筆,課最米連檣。 -- 出自宋·劉過·初伏闕上書得旨還鄉上楊守秘書
- 朝言民事兩無裨,謝病還家獨掩扉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和盈祖中散見寄
- 政簡民閑無一事,同游仍是鴛鸞客。 -- 出自宋·呂渭老·滿江紅·山繞吳城
- 糴為民患祈從免,社植根深惡始除。 -- 出自宋·包恢·送旴江吳守以言歸二首
- 出臨民庶或愧色,歸對妻兒仍熱惱。 -- 出自宋·蘇泂·棲閑堂
- 但令民若子,何恤吏如奴。 -- 出自宋·蘇泂·送三兄出宰常山
- 為言民戚休,毋可諉老天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送俞尉
- 國富民安神氣秀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玉樓春 贈姜道全
- 齊魯民何辜,連年未逢稔,每念溝壑填,深宮那安枕。 -- 出自清·乾隆·山東上年被災州縣頗多
- 而我民艱常滿目,豈能耽靜對阇黎。 -- 出自清·乾隆·昭慶寺
- 誓起民權移舊俗,更揅哲理牖新知。 -- 出自清·梁啟超·自勵
- 吾國民。 -- 出自清·梁啟超·愛國歌四章
- 我國民。 -- 出自清·梁啟超·愛國歌四章
- 寇挫民阜。 -- 出自魏晉·盧諶·贈劉琨詩二十首 十二
- 下塞民望。 -- 出自魏晉·盧諶·贈劉琨詩二十首 二十
- 幾多民俗熙熙樂,似到老聃臺上來。 -- 出自宋·畢京·和范公希文懷慶朔堂
- 有位民物康,在家兄弟宜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云莊勸學
- 東北民思虀主父,西南人欲粉唐蒙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詠史上·汲黯
- 國小民勞事已非,城狐不斬愈危機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詠史下·姜維
- 近淮民自悅,應是宦情清。 -- 出自宋·釋斯植·塞北
- 不似民間亂收拾,從頭分入廣州歌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送廣東潘帥移鎮湖南十口號
- 要酬民所望,須踐祖之言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自入南與二陸丈游知其為侍郎族也小陸丈除欽
- 公為民賦閔雨詩,民為公立遺愛碑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送陳待制自富沙移守京口
- 自生民來,誰底其盛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大晟府擬撰釋奠十四首
- 永估民兮,錫以同穰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五龍六首
- 蕃我民人,育我稷黍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雨師五首
- 政條民乍識,賦籍吏初呈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送董湖州
- 詔貳民曹出禁林,陳辭因得解朝簪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辭戶部之命東還始出都門有作
- 憶昔民生三皇前,下壽無疾享百年。 -- 出自宋·謝枋得·贈何古梅學醫
- 民脂民膏供我祿,胡寧又割民膏脂。 -- 出自宋·徐元杰·送上饒皇甫宰
- 況今民脂積消鑠,洋洋如在寧助虐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再和
- 江鄉民力已凋疲,妙選名臣往拊綏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送林元質侍郎赴宣城二首
- 惓惓民隱瘼,不翅已戚休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昔坡公粹杭有憫囚詩后守杭歲除獄空又和前作
- 棠陰民各為封植,木德侯方體發生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次韻使君劭農一首
- 君去民稱頌,吾州錄事廉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送魏錄事
- 獨于民錫福,能使歲有秋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白湖廟二十韻
- 歌廉民已嗟來暮,微管吾安得至今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呈黃建州
- 拔盡民間薤,栽添境內花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送邢仙游
- 自生民以來,未有夫子盛。 -- 出自宋·曾幾·陸務觀讀道書名其齋曰玉笈
- 潛虯民司命,膏澤浸茲境。 -- 出自宋·曾幾·溆浦柟木洞蓋神龍所居今年夏大旱縣官乞取其
- 凋瘵民思太古風,上賢綏輯副宸衷。 -- 出自唐·趙嘏·淮信賀滕邁臺州
- 欲與民為利,先求正所妨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送堯夫二章
- 盛平民,營板堵,斷賊閉迒蹊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和仲蒙山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