民在第2個字的詩句
民在第二個字的詩句
- 生民待儒效,天意屬人倫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上聱隅先生
- 州民言刺史,蠹物甚于蝗。 -- 出自唐·曹鄴·奉命齊州推事畢寄本府尚書
- 救民涂炭。 -- 出自魏晉·曹丕·黎陽作詩
- 臨民慚墨綬,垂釣思滄州。 -- 出自宋·寇準(zhǔn)·成安感秋
- 饑民期再活,寒士賀中興。 -- 出自宋·魏野·上知府李殿院十韻
- 憂民如有病,見客似無官。 -- 出自宋·魏野·上左馮陳使君
- 斯民納仁壽,公壽幾千秋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湯丞相生日二十韻
- 遺民歸公十萬口,鼙鼓日日嚴(yán)刀兵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方務(wù)德元夕不張燈留飲賞梅務(wù)觀索賦古風(fēng)
- 遺民植杖唐巾起,閑伴兒童看立春。 -- 出自宋·劉辰翁·鷓鴣天·去年太歲田間土
- 余民如槁。 -- 出自宋·劉辰翁·摸魚兒·待借留
- 淮民窮到骨,忍復(fù)搥其肌。 -- 出自宋·劉過·悲淮南
- 與民稱壽拜公前。 -- 出自宋·張孝祥·鷓鴣天·晝得游嬉夜得眠
- 愛民如子不忍傷,政用中和屏威虐。 -- 出自唐·朱長文·春秋終講伏蒙知府諫議臨視學(xué)舍宴勞諸生謹(jǐn)成
- 吏民愁既去,交友約重來。 -- 出自唐·朱長文·送曹縣丞入京
- 庇民精意方虔鞏,垂拱仁風(fēng)更穆清。 -- 出自宋·夏竦·御閣端午帖子
- 邊民思舊愛,刻石在西州。 -- 出自宋·夏竦·奉和御製讀隋書
- 變民非遠(yuǎn)略,從簡是徽音。 -- 出自宋·夏竦·奉和御製讀史記詩
- 阜民財,形物力,圣志干干兮夕惕。 -- 出自宋·夏竦·奉和御製崇政殿宴從臣
- 生民尊祖,時邁造成。 -- 出自宋·夏竦·奉和御製看毛詩詩三章二章十二句一章八句
- 斯民利病君多識,好奉新書謁帝庭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送孫通直
- 居民未睹黃公化,過客空疑絳老年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答外孫楊承務(wù)
- 斯民去古遠(yuǎn),日與巧偽遷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景仁示去歲所賦菊屏菊塔二詩輒以一篇答之
- 疲民勞賦役,靜理足弦歌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送衛(wèi)真晏太丞
- 生民入鞭笞,溪谷日流血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行慶關(guān)
- 為民各有業(yè),處世無異謀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仲夏田家
- 勤民事業(yè)能如古,閔雨精誠必應(yīng)時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和玉汝弟甘雨應(yīng)祈
- 山民百事今全懶,只合煙江著短莎。 -- 出自宋·徐照·酬贈徐璣
- 山民山上住,卻羨水邊居。 -- 出自宋·徐照·題薛景石瓜廬
- 小民例煎迫,在在絕粒食。 -- 出自宋·蘇泂·魯墟行
- 夫民使之飽,不飽亦吾匹。 -- 出自宋·蘇泂·魯墟行
- 牧民如牧羊,惟恐隳官常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鄭僉判取蘇黃門圖史園囿文章鼓吹之語為韻見
- 樵民亦人耳,乃不受約束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去郡三思
- 閒民亦幸樂清朝,蓑笠過從語不囂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次韻山居
- 與民同一飽,{左禾右罷}稏秋風(fēng)黃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次韻洪尉
- 愛民端與共胞胎,消得黃金為筑臺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次韻劉簿禱雨西峰
- 秦民自生生,官不與笑顰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田制
- 萬民何事有馀歡,來年 -- 出自元·馬鈺·踏云行·六出飄
- 黎民各坦然。 -- 出自元·丘處機·無漏子 景金本注云,三首本名更漏子 樂道
- 聽民謠,今五绔,昔無绔。 -- 出自元·盧摯·最高樓 智郎中席上即一并序。予謝病北歸,
- 居民安土樂農(nóng)桑。 -- 出自元·尹志平·巫山一段云 卜居西關(guān),好山萬疊,河在其中
- 黎民引領(lǐng)鸞輿至,安堵村村□酒旗。 -- 出自當(dāng)代·金庸·乾隆之錦銹乾坤
- 吏民不得食。 -- 出自魏晉·應(yīng)璩·百一詩 十七
- 生民忽霍。 -- 出自魏晉·陸云·答兄平原詩
- 萬民來服。 -- 出自魏晉·陸云·贈顧驃騎詩 有皇
- 俾民歸厚。 -- 出自魏晉·陸云·答顧秀才詩
- 俾民惟則。 -- 出自魏晉·陸云·贈顧驃騎詩 思文
- 師民履素。 -- 出自魏晉·陸云·贈顧驃騎詩 思文
- 先民有懷。 -- 出自魏晉·陸云·答大將軍祭酒顧令文詩
- 先民頤意。 -- 出自魏晉·盧諶·贈劉琨詩二十首 十七
- 人民智慧虹為路,堤岸光輝月入溝。 -- 出自·老舍·汕頭行 過澄海三大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