民在第2個字的詩句
民在第二個字的詩句
- 斯民茍有幸,期子一朝伸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詠梅子真送郭先輩
- 遠民思靜理,即此是陰功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送周員外之達
- 惟民未知,其惡去遲。 -- 出自宋·趙湘·送駕部劉侯赴厥詩
- 厥民既羸,爰求其私。 -- 出自宋·趙湘·送駕部劉侯赴厥詩
- 教民肅祗,功德流滋。 -- 出自宋·趙湘·送駕部劉侯赴厥詩
- 軍民同此樂。 -- 出自元·舒*·謁金門·人磊落
- 驅民登城要相殺,烏啼城頭頭亦白。 -- 出自元·陸仁·城上烏者取晉叔向城上有烏齊師其遁之謂而作
- 遺民暗憶名都會,尚繞湖漘唱《大堤》。 -- 出自元·王逢·錢塘春感六首
- 蘇民安得夫人祠,烏棲白鳧庶少衰。 -- 出自元·王逢·劉夫人
- 萬民安樂養真身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得道陽
- 市民官吏同興觀。 -- 出自元·王處一·謝師恩 文登丹霞觀二首
- 邦民香火才收罷,黃閣聲名次第 -- 出自元·蒲道源·鷓鴣天 壽耶律總管
- 凡民之俊,其來如云。 -- 出自明·袁凱·徐氏建華亭學詩
- 居民亦何事,南畝將耘耔。 -- 出自明·袁凱·復出西郊
- 生民涂炭盡,積血染刀镮。 -- 出自清·方維儀·旅夜聞寇
- 下民抑何辜,天怒乃相罹,下民即有辜,天恕何至斯! -- 出自清·閻爾梅·滄州道中
- 萬民敬肅哀泣,不知北風寒。 -- 出自當代·現代無名·水調歌頭 天安門詩抄
- 良民生計空。 -- 出自宋·張詠·悼蜀四十韻
- 野民便古質,長把近窪罇。 -- 出自宋·釋智圓·擬洛下分題
- 臨民不稱瞻巖尹,慰俗猶依贈扇風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宮保龐丞相以詩二首見寄次韻和答
- 與民同雉兔,邀客醉蓬瀛。 -- 出自宋·余靖·寄題田待制廣州西園
- 疲民戀冬日,黠吏畏秋霜。 -- 出自宋·余靖·送欒駕部
- 安民慮還疆封靜,富國材高帑藏增。 -- 出自宋·余靖·聞欒駕部度嶺見寄
- 徙民就寬肥,注水灌戎狄。 -- 出自宋·石介·河決
- 菲民之嚚,為賊俘虜。 -- 出自宋·石介·宋頌九首·六合雷聲
- 茲民畏如生,奔走豕與羊。 -- 出自宋·黃庶·樊侯廟
- 蠶民咒棗栗,千斤意徘徊。 -- 出自宋·黃庶·靈井
- 鹽民沒利家海隅,奔走末業田園蕪。 -- 出自宋·黃庶·皇佑五年三月乙巳齊大風海水暴上壽光千乘兩
- 陜民應淚落,不見板輿歸。 -- 出自宋·黃庶·致政吳侍郎挽歌詞
- 吾民非獨困,山鬼恨尤多。 -- 出自宋·黃庶·和劉卿材十詠·野廟
- 福民可拜三公爵,壽圣能呼萬歲聲。 -- 出自宋·陶弼·龍州秀嶺
- 鄉民看取黃龍節,郡吏聽宣赤鳳書。 -- 出自宋·陶弼·使光亭
- 楚民亡水旱,簫鼓謝神禧。 -- 出自宋·陶弼·黃陵廟
- 將民赤肉致戈戰,口不能言心自苦。 -- 出自宋·楊蟠·平南謠
- 卻民嫦娥太夸客,和宮推出桂花枝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次韻蘇主管青溪十絕句
- 吏民莫作太守看,天子命我蘇旄倪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上安撫高大卿五十韻
- 為民行水不妨農,為國憂民不費公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陪閻安撫觀開漕河
- 活民鴻寶方書備,壽國靈樞脈絡紛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送董煟歸鄱陽
- 檢民如葦身如弦,有時白眼對世賢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送趙令赴江陵
- 示民以好惡,觀此第一政。 -- 出自宋·宗澤·渭南道中逢二蜀兵出印本手詔司馬溫公范文
- 化民幾變魯,群盜遂奔秦。 -- 出自宋·張嵲·送人赴闕
- 卹民不怠,懋穡勤分。 -- 出自宋·張嵲·紹興中興上復古詩
- 湘民忘勞力,樂極翻沾襟。 -- 出自宋·陳傅良·劉連州和前韻因道湘中之樂以謝
- 村民喜識長官面,樹陰可坐毋匆匆。 -- 出自宋·章甫·王夢得捕蝗二首
- 宜民多受福,把筆競題春。 -- 出自宋·章甫·守倅元日唱酬次韻
- 念民有念已,頃刻動穹昊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雜興
- 軍民制全蜀,名住列西清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送京仲次對制帥四川
- 兵民總疲羸,夜直煩前陳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賀尤禮侍兼修史侍講直學士院四首
- 忽民泥功棧外山,盡是杜老思君路。 -- 出自宋·敖陶孫·上丁郎中
- 細民一錢稅,往往亦追索。 -- 出自宋·裘萬頃·老農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