民在第14個字的詩句
民在第一十四個字的詩句
- 此心已與堯夫似,同為清時作幸民。 -- 出自宋·葉茵·晚春
- 自是不曾輕出處,到頭著著為斯民。 -- 出自宋·葉茵·投所知
- 蓮幕今無居右客,花封舊有去思民。 -- 出自宋·劉宰·挽太平趙倅三首
- 房緡僅可寬游手,那得實惠沾農(nóng)民。 -- 出自宋·劉宰·雅去鵲來篇
- 天將好景煩吟筆,我自清時作幸民。 -- 出自宋·許月卿·川原
- 南粵一隅先漢地,陽樊數(shù)世有周民。 -- 出自宋·彭秋宇·再平南擾
- 被發(fā)佯狂乞吳市,狀貌不類流離民。 -- 出自宋·連文鳳·伍相公庫存丁亥被燬
- 伯夷采薇避周粟,許由洗耳為堯民。 -- 出自宋·陳舜俞·贈通慧大師凈務(wù)
- 不限長安水邊好,太平隨地總堯民。 -- 出自明·沈周·上巳日漫作
- 臣是酒醒解上壽,不是花民即酒民。 -- 出自清·易順鼎·重九前一日漢上酒樓獨飲
- 高官我做他何恤,廉恥聲聲教國民。 -- 出自·陳獨秀·金粉淚(56首)
- 待得紫芝如掌大,歸來甘作太平民。 -- 出自元·張憲·青山白云圖
- 可惜有才偏執(zhí)拗,終教新法病斯民。 -- 出自清·光緒·宋神宗
- 先生舍道心照鄰,上有羲軒為逸民。 -- 出自宋·查道·送張無夢歸天臺
- 剖竹三衢無警盜,乘軺兩浙蔑冤民。 -- 出自宋·陳淳·挽孫少卿四首
- 宦游落拓成前夢,亂瘼摧藏各幸民。 -- 出自宋·陳杰·和王守城山
- 恨無尺寸堪酬主,敢有絲毫更擾民。 -- 出自宋·陳宓·縣治登梁和寄居余叔濟韻
- 師座慈山幾百春,精神長是念斯民。 -- 出自宋·陳宓·登蓬萊山謝雨
- 簪組虛加病倦身,暮年始羨葛天民。 -- 出自宋·陳宓·和劉學(xué)錄韻
- 囊中之方久不試,小試疲瘵蘇斯民。 -- 出自宋·陳宓·三山送樓干
- 乃父高皇侍從臣,汝今潛邸牧疲民。 -- 出自宋·陳宓·送師道弟守德慶
- 誰知天與吾皇意,要不妨農(nóng)不害民。 -- 出自宋·陳宓·行在端午
- 禱祈已久勞州邑,禳禬終當徇士民。 -- 出自宋·陳宓·和傅監(jiān)倉禱雨
- 縣知一味憂勤意,要活九州窮困民。 -- 出自宋·陳文蔚·別倉使二首
- 日日娛嬉寂寞濱,甘與圣世為遺民。 -- 出自宋·陳文蔚·辛已老人生旦
- 錦袍公子歸何晚,獨念溝中菜色民。 -- 出自宋·陳襄·和子瞻沿牒京口憶西湖寒食出游見寄二首
- 太虛一室都無礙,皎月涼風(fēng)石上民。 -- 出自宋·陳巖·忘歸亭
- 方時艱棘難為政,隨事斟量可及民。 -- 出自宋·陳元晉·和項帥印招十二邑令韻
- 四海群生回泰運,萬幾一日起黎民。 -- 出自宋·程叔達·進敬天圖
- 三朝風(fēng)跡號名臣,十道宣勞德在民。 -- 出自宋·崇大年·送程給事知越州
- 又見賢侯光乃祖,暫還仁里庇斯民。 -- 出自宋·杜衍·贈孫沔
- 料得人人喜自新,爾民元是漢人民。 -- 出自宋·度正·奉送三榮王子文游益昌
- 時髦濟濟盛經(jīng)綸,自愧空疏忝字民。 -- 出自宋·度正·次合州新趙使君阻雨
- 雍容青瑣漢儒臣,出牧東南七郡民。 -- 出自宋·范育·送程給事越州
- 天欲殺之胡至此,厥初何用降生民。 -- 出自宋·方逢辰·問天
- 尹躬樂不在耕莘,樂在明明以及民。 -- 出自宋·方逢振·峽中和卜彥才韻
- 胸中羲后先天易,物外塢不太古民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早起
- 月榭風(fēng)臺尋古跡,煙畦雨隴勞遺民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次韻汪以南教授美康使君新政因及賤跡四首
- 古圣賢心得絲許,雖非尼扁異愚民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七十翁吟七言十絕
- 武安何謂銳頭將,貞觀才無福手民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贈高相士二首
- 萍梗江湖今故國,干戈天地幾遺民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九日有感再書
- 丁日釋奠集儒士,戊日賽社驩農(nóng)民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丁戊行
- 草芽地已回生意,雪霽天應(yīng)念小民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十二月二十八日立春次韻王山長俊甫
- 黌宇祠堂塑像新,兩朝邦伯間邦民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徐遜綿題三賢祠堂詩有云士死惟留姓與名天下
- 狐假虎威饒此輩,鼠穿牛角念吾民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梅雨大水
- 香火荒山猶古廟,兵戈故國僅遺民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正月十日始晴
- 臘天何故燠于春,恐為衣單念小民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庚子元日
- 綺櫳雕宇貯豪士,此豈有意矜吾民。 -- 出自宋·高斯得·題趙致道茅齋
- 湖海論交無久近,相逢同是漢遺民。 -- 出自宋·何文季·寄彭府教
- 先生高步窘末代,雅志不肯為秦民。 -- 出自宋·胡宏·桃源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