民在第14個字的詩句
民在第一十四個字的詩句
- 仙家枝葉令威孫,南去司刑庇越民。 -- 出自宋·范仲淹·送丁司理赴明州
- 豈辭云水三千里,猶濟瘡痍十萬民。 -- 出自宋·范仲淹·依韻酬吳安道學士見寄
- 仰瞻魏闕宣和會,共識皇恩子萬民。 -- 出自宋·晏殊·奉和圣製新春
- 後人卻笑渠儂猛,仁及偷兒不及民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十山歌呈太守胡平一
- 胡為俯首蓮泛淥,如有用我試治民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送錢文季僉判
- 蒼生未佚身未老,斯堂未可忘斯民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寄題潭帥王樞使佚老堂
- 旅宿關河逢暮雨,春耕亭障識遺民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送常侍御卻使西蕃
- 押出相公州界去,真州城里榜安民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出真州
- 漢末固應多死士,周馀乃止一遺民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自述二首
- 兩都秋色皆喬木,二祖恩波在細民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讀曹公傳
- 一樽相對是賓友,學得養生通治民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五老亭
- 醉鄉乃是安身處,付與升平作幸民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同子瞻和趙伯充團練
- 謝安未厭頻攜妓,汲黯猶須臥理民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寄題密州新作快哉亭二首
- 關河未定心憂國,麾節相仍澤在民。 -- 出自宋·戴復古·見曾提刑兼安撫
- 但見清吟度白日,不知佳政最宜民。 -- 出自宋·戴復古·兩山趙仁甫宰臨安有武學生張丈相訪酒邊弄刀
- 鄉日滿城騎戰馬,而今四野盡耕民。 -- 出自宋·戴復古·廬州帥李仲詩春風亭會客有塵字韻詩和者甚多
- 相牽相把意思真,親密不異朱陳民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秋山圖
- 不知圖畫誰名手,狀取江湖太古民。 -- 出自宋·林逋·雜興四首
- 懶為躬耕詠梁甫,吾生已是太平民。 -- 出自宋·林逋·園廬
- 萬里耕桑無一事,三朝功德在生民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韓魏公挽歌詞二首
- 丹鼎能乾活水銀,舉家一念贍貧民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贊歷代天師·第十四代諱慈正字子明
- 瑤臺倏忽成灰塵,流毒猶且遷殷民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前有尊酒行
- 自覺有文行古道,可能無位泰生民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長洲遣興
- 逢時誰不欲行道,遇主我亦思庇民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酬贈田舍人
- 未教修史未演綸,宣城奉使聊親民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送姚著作之任宣城
- 郡城瀟酒浙江濱,暫輟乘驄慰遠民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送張監察通判余杭
- 男兒得志升青云,須教利澤施于民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對酒吟
- 愿作淮陽去思頌,與君刊石慰陳民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和陳州田舍人留別
- 少時豪氣恨沈淪,繆意詩書可庇民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和胡戢七首
- 文章初不用意成,黼黻帝躬臨下民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答陳屨常秀才謔贈
- 山與磯名從地志,姑兼郎號出江民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題彭郎小姑祠
- 使君日飲無功業,同樂何妨亦為民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和石明叔喜雪
- 人間爭夢大槐國,物外誰尋小草民。 -- 出自宋·朱翌·晚步城外
- 先且觀天明五賊,次須察地以安民。 -- 出自宋·張伯端·絕句六十四首
- 天下方酣施奪事,村中自有遜耕民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次韻戴帥初架閣剡居四首
- 不比天臺無用物,只將奇險誑愚民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與西寺月石橋二首
- 潤波仍跨洪河曲,敏政將肥瘠魯民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楊都官日嚴赴鄆州
- 瑞節前驅晝錦身,堂成署榜示州民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寄題相臺太尉韓公晝錦堂
- 二步不應踰舊禮,天心自欲勸蒸民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藉田禮畢因成七言
- 朋屯黨集兮蕃以昌,穿穴噬囓兮民盡傷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逐蛇:
- 襟清胸明遇事敏,西河舊政傳諸民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贈晁十七
- 名著道山傳故事,政行兩郡泣遺民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鄧慎思學士挽詞
- 論思獻納乃其職,況公之意常在民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送翟公巽赴中書舍人
- 得志定知移弊俗,聞風猶足警斯民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贈王介甫
- 元佑諸公秉國均,詔條先請惠吾民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圣政更新詔書正告訐之罪因得小詩十首
- 五年字邑祗明詔,兩路觀風惠遠民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暉仲叔挽詞
- 筑壇精禱意通神,零雨先期澤此民。 -- 出自唐·朱長文·喜雪上太守
- 帝祉薦彰符盛德,圣心勤恤為生民。 -- 出自宋·夏竦·御閣端午帖子
- 唯許隃糜歲貢臻,式彰文德化生民。 -- 出自宋·夏竦·奉和御製墨歌
- 豈同周穆臨瑤水,凱樂雍容浹庶民。 -- 出自宋·夏竦·奉和御製幸金明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