民在第11個字的詩句
民在第一十一個字的詩句
- 諸公鞭樸立威名,公獨愛民如父兄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送權郡孫承議歸宜春
- 憂念公家眉不開,誰能勤民廢寢膳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送權郡孫承議歸宜春
- 人閑御武急難才,不得生民飽霜露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會稽竹箭為蘄春傅尉作
- 圣朝綸閣最延才,須牧生民始入來。 -- 出自唐·羅隱·送朗州張員外
- 南商西洛曾虛署,長吏居民怪不來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次韻子瞻聞不赴商幕三首
- 百家小邑萬重山,慚愧斯民愛長官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初聞得校書郎示同官三絕
- 周人舊物惟存山,文武遺民盡囚虜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和子瞻鳳翔八觀八首其一石鼓
- 京邦大官飫酒肉,村落饑民無粒粟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痛哭行
- 平女自有澄清志,要使齊民無穢埯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雪中次韻答劉提舉
- 登臨吊古將語誰,城郭人民今是非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叢臺歌
- 異日歸來遼海鶴,不見人民見城郭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留別道士許自然
- 諸公日議云臺上,忍使憂民獨至尊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楚澤
- 水為舟楫旱為霖,社稷生民注意深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上杜相公
- 傅聞此北更寒極,不知彼民何以生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苦寒行
- 長才久屈君無限,所惜斯民受賜偏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送五太祝知伊闕
- 能扶漢代成王業,忍見唐民陷戰機。 -- 出自唐·韋莊·題淮陰侯廟
- 閑聽野老沙中語,曾有毛民海上來。 -- 出自清·朱彝尊·鴛鴦湖棹歌 之六十九
- 豺狼封豕咸登用,都邑人民委若遺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次韻和石末公聞海上使命之作因念西州愴然有
- 安得壯士斡地軸,為拯斯民涂炭憂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錢王箭頭篇
- 雖過魯國羞魯儒,欲弄吳民竊吳柄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慶封宅古井行
- 陟方年已過期頤,老死勤民志不衰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虞帝陵
- 嗟哉生計一如此,謬入王民版籍論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小村
- 出入藩輔留守兩都兮,其民詠歌盈康莊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聞臨淄公薨
- 屏除奸吏魂應喪,養活疲民肉漸肥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獻轉運使雷諫議
- 詔從書殿理江干,江外生民識諫官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送牛學士知潤州
- 憑誰畫取村田樂,盡使憂民圣主知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次韻和丁學士途中偶作
- 大哉贊易修經意,料得生民以后無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瞻禮孔子吟
- 奈何更餌以金帛,重困吾民猶掣肘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代書謝王勝之學寄萊石茶酒器
- 昭文德,宣武威,平九有,撫民黎。 -- 出自魏晉·王粲·安臺新福歌
- 麥如櫛發稻立錐,使君憂民如己饑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東坡先生移守廣陵以詩往迎先生以淮南旱書中
- 金城那可無粟守,堯舜與民寧并耕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送外舅杜侍御使陜西自徐州移作
- 羨鋪心如水,肯教塵涴,為民乞雨,喚得天應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沁園春·蓮葉山前
- 攢眉舊市誰安宅,加額殘民自擁鞍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次韻邑宰徐何慊出示所作五首
- 吾寧忤俗少行志,誰忍欺民上負君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嵊縣次韻趙主簿
- 寧論普天率土,但蠢爾王民,共賴胥匡。 -- 出自元·姬翼·春從天上來 天壽節
- 《民約》創鴻著,大義君民昌。 -- 出自近代·柳亞子·放歌
- 府中上客真才子,首為常民續楚謠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答通判張太博賀雪應期
- 萬夫餓腹待倉儲,三戶窮民守破圩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喜雪走筆呈李宣城三首
- 應須問道東家翁,必也斯民使無訟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蒙恩守東魯不意流落之余圣朝升之藩鎮感而成
- 范公深憂天下日,仁祖愛民全盛年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鄧州西軒書事十首
- 孰云潤澤在枯荄,闤闠餓民凍欲死。 -- 出自唐·劉叉·雪車
- 依違用事佞上方,猶驅餓民運造化防暑厄。 -- 出自唐·劉叉·雪車
- 吾聞躬耕南畝舜之圣,為民吞蝗唐之德。 -- 出自唐·劉叉·雪車
- 無田赴水均一死,善政養民那得爾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永豐行
- 誰憐仲舉平生志,卻學齊民種樹書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去草
- 太宗造唐劃隨亂,仁義結民過炎漢。 -- 出自宋·劉過·呈陳總領五首
- 老來事事皆拋盡,惟獨憂民尚有心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奉和君俞佳雪二首
- 良辰勝事從茲始,嘉與吾民樂歲豐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奉和樂道席上見詒
- 鴨頭新浪暌游泛,鷺羽遺民寄剸裁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賞梅花有懷曼叔
- 得公數十分天下,庶矣斯民疾痛瘳。 -- 出自宋·蘇泂·金陵雜興二百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