民在第11個字的詩句
民在第一十一個字的詩句
- 山河風景元無異,城郭人民半已非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金陵驛二首
- 宮中侍女減珠翠,雪里貧民得褲襦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皇太后閣六首
- 今年蠶市數州集,中有遺民懷褲襦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慶源宣義王丈,以累舉得官,為洪雅主簿,雅
- 我今又復罹此旱,凜凜疲民在溝瀆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舒堯文祈雪霧豬泉
- 鋸牙鑿齒爛如雪,屠殺小民如有仇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送馮判官之昌國
- 老濞宮妝傳父祖,至今遺民悲故主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于潛女
- 陰陽有時雨有數,民是天民天自恤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孔毅甫久旱已而甚雨三首
- 魚龍絕技來千里,斑白遺民數四朝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仆領貢舉未出錢穆父雪中作詩見及三月二十日
- 獨依舊社傳真法,要與遺民度厄年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仆去杭五年吳中仍歲大饑疫故人往往逝去聞湖
- 去年夏旱秋不雨,海畔居民飲咸苦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章傳道喜雨(禱常山而得。)
- 今年蠶市數州集,中有遺民懷袴襦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慶源宣義王丈以累舉得官為洪雅主簿雅州戶掾
- 人有土田,女反有之,人有民人,女覆奪之。 -- 出自先秦·詩經·瞻卬
- 憑闌靜聽瀟瀟雨,故國人民有所思。 -- 出自·毛澤東·七律·有所思
- 道州水土所生者,只有矮民無矮奴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道州民-美臣遇明主也
- 再三憐汝非他意,天寶遺民見漸稀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贈康叟
- 更無一事移風俗,唯化州民解詠詩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留題郡齋
- 身為野老已無責,路有流民終動心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春日雜興
- 今朝偶遇林夫子,借得齊民一卷書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春日雜興
- 王師護塞方屯甲,親詔憂民已放丁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初夏閑居
- 日聞淮潁歸王化,要使新民識太平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賽神
- 區區擊壤雖無取,意與生民既醉同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天申節致語口號
- 常憎晚輩言詩史,清廟生民伯仲間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讀杜詩
- 白頭才盡空濡筆,寧繼生民生武詩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望永阜陵
- 山深水嶮近蠻獠,往往居民雜椎髻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偶與客話峽中舊游
- 江東爭奪纏妖祲,哀哉斯民亂方甚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志公院在劍門東五里院東石壁間有若僧負杖者
- 嚴州戍滿真當老,猶幸為民死太平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笥中偶得去年二月都下數詩
- 公歸對延英,清問方側席;民瘼公所知,愿言寫肝膈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送曾學士赴行在
- 杰屋大像無時止,安得疲民免饑死! -- 出自宋·陸游·僧廬
- 何期淚灑江南雨,又為斯民哭健兒。 -- 出自近代·魯迅·悼楊銓
- 鄛人七十漫多奇,為漢敺民了不知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范增二首
- 春風生物尚有意,壯士憂民豈無術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和中甫兄春日有感
- 昔人何計亦何思,許國憂民適此時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籌思亭
- 友朋欣慕自如此,何況斯民父母親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寄題宜城縣射亭
- 南陽風俗常苦耕,太守憂民敢不誠。 -- 出自宋·范仲淹·依韻和提刑太博嘉雪
- 誰言吾子青春者,意在生民先發謳。 -- 出自宋·范仲淹·依韻答賈黯監丞賀雪
- 平臺千里渴商霖,內史憂民望最深。 -- 出自宋·晏殊·雪中
- 臨淮太守初到郡,遠遣州民送音問。 -- 出自唐·韓愈·送僧澄觀
- 陰為陽羞固自古,嗟汝下民或敢侮,戲嘲盜視汝目瞽。 -- 出自唐·韓愈·晝月
- 誓取胡頭為飲器,盡與遺民解{外鬼內佳}髻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跋丘宗卿侍郎見贈使北詩一軸
- 鍾山石城何物神,奪與東民天不嗔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送韓漕華文移節江東
- 逮今嘉泰歸青原,儂為州民君剌史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送吉州太守胡平一寺正赴召
- 今侯下車蔭未移,春臺載民爺與兒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送趙文友知府謁告省親
- 共矜異俗同聲教,不念齊民方薦瘥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和李校書新題樂府十二首·驃國樂
- 天邊有餅不可食,聞產饑民滿淮北。 -- 出自宋·姜夔·丁已七月望湖上書事
- 忠厚平生心學,敏明隨處民功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寄題筠州錢有文明府新昌小道院
- 高陽太守有遺書,新教齊民煉玉酥。 -- 出自宋·周邦彥·天啟惠酥
- 但堅圣志持常久,須使生民見泰通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集英殿賜進士及第恭謝詩
- 平生治獄有陰功,忠孝臨民父母同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叔父給事挽詞十首
- 蟲蟻無知不足驚,橫目之民萬物靈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戲贈彥深
- 力排滹沱避城郭,深澤疲民且田舍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次韻孔四著作早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