民在第10個字的詩句
民在第一十個字的詩句
- 彝倫攸斁五行汩,君舟民水幾覆顛。 -- 出自宋·王奕·黃池大水歌
- 犁鋤供子職,猶裕耕鑿民。 -- 出自宋·王奕·和元遺山八首
- 貪財吏似方山犬,逃命民如入峽猿。 -- 出自宋·劉鑒·上尚郎中
- 不失赤子心,是即無懷民。 -- 出自宋·黎廷瑞·雜詩三首
- 鄉故多新鬼,年荒少佚民。 -- 出自宋·仇遠·和子野四首
- 小試作霖手,蘇醒永新民。 -- 出自宋·胡幼黃·水調歌頭·有喜君初度
- 客有問余,號曰當水,逸民者誰。 -- 出自宋·任翔龍·沁園春·客有問余
- 聞說先生入建都,一年民樂吏清癯。 -- 出自宋·華岳·倪尚書生祠
- 不怪豐年屢足書,此鄉民力看何如。 -- 出自宋·張明中·題朱陵觀三首
- 年年今日,靈壽扶出富民侯。 -- 出自宋·黃庭佐·水調歌頭·露著桂枝曉
- 死生均此念,老病泣遺民。 -- 出自宋·陳存·挽趙浪淳三首
- 況減兵革困,重茲固疲民。 -- 出自唐·袁高·茶山詩
- 大道若返古,怪說難眩民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沿檄如蒲圻訊民之食菜事魔者作詩憫之
- 頗聞今蜀與昔異,昔日民肥今已臞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送黃尚書帥蜀
- 乘云今不返,垂白泣遺民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太皇太后挽詩
- 只應從此去,何處福生民? -- 出自唐·李咸用·哭所知
- 幾州聞出刺,謠美有江民。 -- 出自唐·張蠙·送薛郎中赴江州
- 仍聞吐握延儒素,猶恐民疵未盡知。 -- 出自唐·周曇·三代門周公
- 忠臣本愛君,仁人本愛民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詠梅子真送郭先輩
- 煩君更上筑金臺,世難民勞藉俊才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送龔員外赴江州幕
- 煩君更上築金臺,世難民勞藉俊才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送龔員外赴江州幕
- 仙郎今出宰,圣主下憂民。 -- 出自唐·袁求賢·早春送郎官出宰
- 乃知百代下,固有上皇民。 -- 出自唐·曇翼·招隱
- 爰資股肱力,以靜淮海民。 -- 出自唐·吳筠·建業懷古
- 韶光不偏黨,積漸煦疲民。 -- 出自唐·周樸·早春
- 貴人乃鬼樸,福人真天民。 -- 出自元·王逢·曹云西山水
- 涼風北窗下,未讓葛天民。 -- 出自元·陶宗儀·南村雜賦(六首)
- 莫聽三家語,來作醉鄉民。 -- 出自元·胡祗*·水調歌頭 招友人飲
- 山人敢攀宗袞,為東南、民命秉心香。 -- 出自元·張伯淳·木蘭花慢 壽張可與
- 瓊林無橫賦,肺石絕冤民。 -- 出自明·張以寧·送館主朝憲使之淮西四十韻
- 近代亦雄藩,親王蒞斯民。 -- 出自明·袁凱·適揚州
- 主席詩詞歌宛轉,《人民日報》誦鏗鏘。 -- 出自·聶紺弩·女乘務員
- 宣室如垂問,鴻禧永庇民。 -- 出自宋·劉筠·奉詔立春日祝太乙宮書事
- 躡蹟三高士,追狂六逸民。 -- 出自宋·穆修·秋浦會遇
- 無輕束矢訟,陰德及斯民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送譚秘校赴江陵理曹掾先過衡陽別墅
- 且持寬大詔,行及勸耕民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出都赴鄭作
- 有秩皆踰分,無功可活民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寄長安端明王左丞
- 縱無清夜誦,猶繼壤歌民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詔下有感
- 相期勉力宣新政,側耳民謠起少城。 -- 出自宋·余靖·送張屯田通判益州
- 天子輟霖雨,茲來澤東民。 -- 出自宋·黃庶·和子儀巡捕蝗
- 路想多歸戶,庭應絕澇民。 -- 出自宋·黃庶·送真長書記知舞陽
- 曉井云下路,猶恐是仙民。 -- 出自宋·楊蟠·葛塢
- 子孫為洞戶,世系本王民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送虞司理赴官辰州二首
- 投曉張帆順風去,怕遭民吏笑明廷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次胡仲方東湖送別韻
- 更須石叟共甘公,酌得民言帝自同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楊帥二首
- 并將文獻去,誰與覺斯民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尤尚書挽詩
- 不用府無虛月,藏之斯民裕然。 -- 出自宋·宗澤·舊作感懷
- 身如累卵君知否,方買民田俗自汙。 -- 出自宋·張嵲·張文潛作淮陰侯詩有平生蕭相真知己何事還同
- 豐兇端有數,天本愛斯民。 -- 出自宋·章甫·薦饑
- 鯨波泛大海,去結山東民。 -- 出自宋·章甫·贈葉伯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