毫在第6個字的詩句
毫在第六個字的詩句
- 八九開云土,毫芒見峽山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又次韻少保雄楚樓席上
- 諸儒主褒貶,毫發未容訛。 -- 出自宋·張嵲·劉忠顯挽詞
- 文詞於道只毫芒,枉勞平生兩鬢蒼。 -- 出自宋·釋道璨·和鄭半溪
- 方廉整不刻毫厘,金飾諸末柔丹韋。 -- 出自宋·陳傅良·還徐叔子犀帶
- 王郎有句藏毫端,寫出生綃半幅間。 -- 出自宋·章甫·以王通一所畫小舟橫截春江圖為韓無咎壽
- 焦桐更倩揮毫手,要聽秋崖夜鶴鳴。 -- 出自宋·章甫·和劉巖隱道士
- 品題資確論,毫發無蔽蒙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雜興
- 往壽此畫猶毫髾,阻修賴有精誠交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當涂叔祖生朝以顧亮畫雙松鹿雀為壽
- 市人于利較毫釐,之子能權取與宜。 -- 出自宋·劉宰·挽殷君二首
- 民無土木絲毫費,手挈江山表裹新。 -- 出自宋·趙汝鐩·史鎮江丐得請仍進職
- 神氣參有無,毫釐千里隔。 -- 出自宋·劉黻·贈江山人
- 黛拂雙粉襯毫,翅烘晴日伴相遭。 -- 出自宋·葛天民·蝶
- 縱橫瑣細分毫厘,變化幽冥絕痕跡。 -- 出自宋·連文鳳·董源山水圖為北客賦
- 萬事崢嶸置毫末,三杯縱逸如張顛。 -- 出自宋·孔武仲·觀鍾離中散草書帖
- 軍書落筆千毫禿,談席揮犀四座傾。 -- 出自宋·孔武仲·送李端叔定州機宜
- 鄂褒不盡關毫發,樹木從容老橐佗。 -- 出自近代·寧調元·壬子感事四章
- 細聽天語揮毫久,攜得香煙兩袖還。 -- 出自明·方孝孺·二月十四日書事(二首)
- 筆間云氣生毫末,紙上松聲聽有無。 -- 出自宋·蔡肇·題三茅風雨圖
- 道如皎日,絲毫不隔。 -- 出自宋·陳長方·程伊川贊
- 未聞作圣功,毫厘有間斷。 -- 出自宋·陳淳·隆興書堂自警三十五首
- 達人大觀等毫毛,不為欣戚留心胸。 -- 出自宋·陳淳·遭族人橫逆
- 人間萬事秋毫細,跳出須彌頂上看。 -- 出自宋·陳杰·月窗相士
- 往事邈難問,毫簡遽云止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和陶淵明飲酒二十首
- 渭川千畝入毫端,子美臨風野色寒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李仲賓墨竹四首
- 乾坤恩甚大,毫發事無成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感嘆三首
- 其實不過一毫端,良工于此有神術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贈筆工楊日新
- 寂靜保此室,毫發不外求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次韻仇仁近題王子由隱居
- 眉間更著□毫一,縹緲詩仙仍酒仙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野趣居士楊公遠令其子依竹似孫為予寫真贈以
- 銀鉤落紙彩毫輕,醉寫新詩入禁亭。 -- 出自宋·傅察·和鮑守次韻林德祖十四首
- 飛流濺沫入毫端,天與一詩為題絕。 -- 出自宋·高元之·題雪竇飛雪亭
- 眼前郁崢嶸,毫發了無礙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自堂詩為張億作
- 抄書未得纖毫力,握管難忘一寸心。 -- 出自宋·黃庚·謝章平遠惠筆
- 小臣愧乏絲毫報,深炷爐香靜點茶。 -- 出自宋·黃由·盤墅·登三清閣
- 璇題飛白御毫新,三體瓊章妙入神。 -- 出自宋·賈黃中·伏睹禁林盛事謹賦一章
- 卓哉昌黎公,毫端跨百代。 -- 出自宋·李處權·謝王敦玉惠雙兔
- 氣凌詩骨箋毫健,味借茶甌齒頰香。 -- 出自宋·李若水·次韻張濟川雪
- 慣呼風月入毫端,人作神仙以上看。 -- 出自宋·潘玙·寄翁石龜
- 我身何自有,毫發自親來。 -- 出自宋·彭龜年·燕居十六首
- 是心倘有分毫歉,脫手翻車悔莫追。 -- 出自宋·彭龜年·送徐仲洪尉南安八首
- 分明宇宙在毫端,萬古糊涂人不信。 -- 出自宋·錢時·贈墨工
- 此其所以發毫端毗尼藏,而樹末世精進幢者也。 -- 出自宋·釋大觀·照講師贊
- 雷轟電馳,寸毫尺釐。 -- 出自宋·釋大觀·集福鑒長老請贊
- 快哉不費纖毫力,萬里家鄉咫尺通。 -- 出自宋·釋道謙·頌古七首
- 六門晝夜放毫光,萬罪紅爐飛片雪。 -- 出自宋·釋道生·偈頌二十二首
- 壁立爭千仞,毫光徹梵天。 -- 出自宋·釋道顏·頌古
- 古今不隔絲毫許,天上人間孰可陪。 -- 出自宋·釋德光·頌古十三首
- 卷舒只在一毫端,不用渾家生奉重。 -- 出自宋·釋堅璧·偈頌二十一首
- 大雄不費纖毫力,良馬何曾用舉鞭。 -- 出自宋·釋了一·頌古二十首
- 無圓位中,一毫難狀。 -- 出自宋·釋妙倫·崇德圓老請贊
- 得心應手乖毫發,心手俱亡處處通。 -- 出自宋·釋普濟·刀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