毫在第4個字的詩句
毫在第四個字的詩句
- 雖然乏毫端,亦頗增目力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謁南岳
- 百吏染毫供草檄,萬花圍席看題詩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憶毛易甫薛子舒
- 頗羨彩毫摛老作,未應丹實減初元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表弟方時父寄荔子名草堂紅若欲與吾家玉堂紅
- 人嘆摛毫妙,天知補袞忠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參預陳公挽詩二首
- 中鵠一毫差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送徐平父往水南
- 不了一毫事,空捐七尺軀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刺客
- 猶記摛毫侍玉除,溪傍□□□□□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竹溪除司封郎中走筆賀
- 顛米含毫野處名,略安欄檻不施扃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寄題竹溪平遠軒
- 憶昔抽毫白玉堂,奏篇字字谷年荒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重次臞軒韻二首
- 嘗記揮毫草檄初,必知鳴鏑集單于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送洪景盧舍人北使
- 三日揮毫迥出群,貳師西伐有奇勛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李子西乙卯秋試畢攜家兄舊詩相過索次韻
- 操舟失毫厘,虀粉千丈渾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圣節日望拜黃牛祠前退讀眾碑感而有作
- 拂紙半毫含意勁,摩云雙翅待風開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詔貢士
- 真為援毫方掩卷,常因按曲便開尊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李侍御上虞別業
- 未把彩毫還郭璞,乞留殘錦與丘遲。 -- 出自唐·李群玉·寄長沙許侍御
- 聞說小毫能縱逸,敢憑輕素寫幽奇。 -- 出自唐·鄭谷·溫處士能畫鷺鶿以四韻換之
- 言動揮毫疾,雍容執簿專。 -- 出自唐·鄭谷·入閣
- 五吏援毫才患少,萬錢分膳食無馀。 -- 出自宋·楊億·省中當直即事書懷兼簡閣長李舍人
- 大荔信毫末,中條真拳石。 -- 出自宋·張舜民·度秦嶺
- 未辦采毫書側理,只愁赤壁下烏蠻。 -- 出自宋·葛立方·次韻林梅卿吏部游湖
- 性學絲毫未易通,醇疵何敢議軻雄。 -- 出自宋·李呂·借用鄧彥高韻
- 贊皇吟毫不可掣,交游酬答被惱深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李佐國攜致中贈別詩來戲成二首
- 定見霜毫換綠,天薦祉、家慶延昌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滿庭芳·紫角初繁
- 玉兔秋毫可數,疏星外、烏鵲南飛。 -- 出自宋·袁去華·滿庭芳·雨送涼來
- 塵滿玉毫金硯。 -- 出自宋·鄭域·桃源憶故人·東風料峭寒吹面
- 精靈與毫翰,千祀壽何人。 -- 出自唐·褚亮·傷始平李少府正己
- 但營纖毫義,肯計千萬金。 -- 出自唐·孟簡·擬古
- 六載抽毫侍禁闈,可堪多病決然歸。 -- 出自唐·吳融·閿鄉寓居十首(一作卜居,一本閿鄉上有壬戌
- 世事一毫不掛眼,放懷只用酒為年。 -- 出自宋·鄭獬·傷賈老
- 昔日揮毫多壯思,半天拂下鳳凰兒。 -- 出自宋·鄭獬·昔日
- 誓將效毫發,聊以塞所厚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聞毀
- 憶弄吟毫倚翠陰,也應新筍更成林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醉中劉道叔尹嗣復李子先垂和予乙巳歲開元寺
- 天卷織毫光不隔,風收萬籟夜無聲。 -- 出自宋·范祖禹·八月十一日夜玉堂對月
- 萬象入毫端,四溟納胸襟。 -- 出自宋·范祖禹·和子瞻尚書儀曹北軒種栝
- 誰能拂毫素,移入畫屏中。 -- 出自宋·范祖禹·臘后一日雪晴西郊
- 天靜織毫見,山空落葉聞。 -- 出自宋·范祖禹·秋夜
- 浮云起毫厘,乃有泰山隔。 -- 出自宋·張栻·送邵懷英赴召
- 曾無補毫發,粗不畏首尾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謝制帥高卿剡四首
- 小點猩毫出碧鮮,技隨文思各增川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劉有詩再次韻四首
- 有底揮毫挾風雨,定知貯腹盡陽秋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次韻張司戶
- 營營計毫末,一益昧日損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寄題徐虞卿醒心亭
- 不能揮毫縻青天耀白日,胡為乎布衣韋帶事讀書。 -- 出自宋·李廌·胡為乎行贈丘公美
- 風雷出毫末,日月轉兩腋。 -- 出自宋·李廌·太華
- 深夜纖毫靜可數。 -- 出自宋·趙子發·洞仙歌·荒山明月
- 得句揮毫須會友,緩聲振木解如賓。 -- 出自宋·洪皓·次韻學士重陽雪中見招不赴前后十六首
- 子適揮毫八體具,怒猊渴驥獲再眄。 -- 出自宋·洪皓·次彥深韻
- 從違一毫發,所適無異趣。 -- 出自宋·鄭剛中·送宋叔海郎中總領湖北
- 歸帽納毫真得策,要箋留帶計何疏。 -- 出自宋·鄧肅·謝朱喬年
- 已遣寸毫飽風月,安得高堂列鼎鐘。 -- 出自宋·鄧肅·次鼓腹謠元韻
- 自滌紫毫雞距。 -- 出自宋·楊無咎·清平樂·花陰轉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