毛在第6個字的詩句
毛在第六個字的詩句
- 泛泛江上鷗,毛衣皓如雪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弄白鷗歌
- 徒嗟孔雀銜毛羽,一去東南別離苦。 -- 出自唐·李紳·過梅里七首家于無錫四十載,今敝廬數堵猶存
- 山雞錦質矜毛羽,透竹穿蘿命儔侶。 -- 出自唐·李紳·南梁行
- 投荒萬死鬢毛斑,生出瞿塘滟滪關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雨中登岳陽樓望君山
- 投荒萬死鬢毛斑,生入瞿塘滟滪關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雨中登岳陽樓望君山
- 投荒萬死鬢毛斑,生出瞿塘灩澦關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雨中登岳陽樓望君山二首
- 江湖搖歸心,毛發侵老境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次韻子由績溪病起被召寄王定國
- 朵頤論詩謂毛張,龜藏六用中有光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和曹子方雜言
- 華亭浪說吹毛劍,不見全牛可下刀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戲贈水牯庵
- 景輿留不得,毛節去應閑。 -- 出自唐·羅隱·題玄同先生草堂三首
- 背冷金蟾滑,毛寒玉兔頑。 -- 出自唐·羅隱·秋夕對月
- 又應改換皮毛后,何處人間作好人。 -- 出自唐·羅隱·野狐泉
- 閉門何所事,毛發日青青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次前韻
- 頗嫌半夜欺毛褐,卻喜年來麥定豐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冬至雪二首
- 蘭署乘閑召,毛日震遁棲。 -- 出自唐·盧照鄰·山汪休沐夏日山莊
- 高歌不覺凜毛發,坐令異境生清寒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索筍長句寄傅隱君
- 疏梢颯颯鳳毛顫,修干隱隱虬龍伏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息齋雙竹圖
- 算應支遁馬,毛骨苦無肥。 -- 出自宋·林逋·寄輦下傳神法相大師
- 淮南蒙召鬢毛斑,乞得東秦慰病顏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赴齊州
- 吾獨安能逐毛發,飲泉食力從所慕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南源莊
- 清泉雨后分毛發,何必南湖是鏡中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雨后環波亭次韻四首·次綰得風字韻
- 多驚本為好毛衣,只賴人憐始卻歸。 -- 出自唐·司空圖·山鵲
- 豈徒豐獄吹毛利,兼有秦臺照膽明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留別東郡諸僚友
- 神明頓颯爽,毛發皆蕭然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晚食菊羹
- 羸馬憚遠行,毛鬣寒瑟縮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王書記以近詩三篇相示各摭其意以詩賡之·投
- 武夷無上路,毛徑不通風。 -- 出自唐·徐凝·武夷山仙城
- 龍閣先分,鳳毛榮繼,當世英妙。 -- 出自元·元好問·永遇樂·龍閣先分
- 天地入鞭*,毛發懔威靈。 -- 出自元·元好問·水調歌頭 汜水故城登眺
- 天臺猶在眉毛聳,雁蕩依然眼睫開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假山
- 麟角獨異鳳毛輕,得龍之秀龜之青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贈薛季振歌
- 卻恐春風咎毛穎,泄池消息貌他顏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贈何畫梅
- 獨憶飛絮鵝毛下,非復青絲馬尾垂。 -- 出自南北·庾信·楊柳歌
- 孔明魚得水,毛遂錐脫囊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放歌行
- 石鱗激水溪毛動,玉燕回翔竿尾重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釣竿
- 莫笑烏鳶惡毛羽,翻飛齊得簉鹓行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次韻和石末公漫興見寄(二首)
- 第宅俱非,顛毛都換,每因節令生嫌。 -- 出自清·陳維崧·癸丑除夕
- 只今恃駿憑毛色,綠耳驊騮賺殺人。 -- 出自唐·杜荀鶴·八駿圖
- 光寒好照金毛鹿,響靜堪降白耳龍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奉和襲美開元寺佛缽詩
- 風前幾降青毛節,雪后應披白羽衣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和襲美寄題玉霄峰葉涵象尊師所居
- 野人未必非毛遂,太守還須是孟嘗。 -- 出自唐·張祜·江上旅泊呈杜員外
- 明朝一回首,毛竹插天青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毛竹山
- 遇物必得形,毛發曾不隔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還吳長文舍人詩卷
- 老羝壓大群,毛比長髯好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逢羊
- 豈惟俯可見毛發,況乃了了看龜魚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和永叔晉祠詩
- 知子有所立,毛發隨世情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宿安上人門外裴如晦胥平叔來訪
- 高窠喬木美毛羽,哢吭葉底無如鶯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和歐陽永叔啼鳥十八韻
- 舌小侔黃雀,毛獰摘綠猿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茶園十二韻
- 且欣丹穴一毛在,莫道沅江九肋稀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和仲咸詩六首之二和回喻令詩集
- 松舟下清江,毛發數蝦蟹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游信州南巖
- 灰染突塵涴,毛色非舊鮮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憐貓示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