毛在第4個字的詩句
毛在第四個字的詩句
- 誰當假毛羽,云路相追攀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觀早朝
- 一死鴻毛或泰山,之輕之重安所處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言志
- 森然睹毛發,若見河山來。 -- 出自唐·高適·宋中遇劉書記有別
- 著水鵝毛失,鋪松鶴羽摧。 -- 出自唐·李紳·登禹廟回降雪五言二十韻
- 繁艷彩毛無處所,盡成愁嘆別谿橋。 -- 出自唐·李紳·重別西湖
- 鴻鵠羽毛終有志,素絲琴瑟自諧聲。 -- 出自唐·李紳·皋橋
- 鏤羽雕毛迥出群,溫黁飄出麝臍熏。 -- 出自唐·皮日休·奉和魯望玩金鸂鶒戲贈
- 將老鬢毛秋著木,相思親舊水連空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和李才甫先輩快閣五首
- 馬為蝟毛縮,人嘆狐裘薄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按田
- 時時一毛亂,乃似逆梳發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林為之送筆戲贈
- 養雛數毛羽,初不及承奉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上冢
- 千里鵝毛意不輕,瘴衣腥膩北歸客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長句謝陳適用惠送吳南雄所贈紙
- 雪竹霜毛分一束,開包何異五侯鯖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范德孺須筆裒諸工佳者共成十枝分送
- 細肋柔毛飽臥沙,煩公遣騎送寒家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戲答張秘監饋羊
- 雪耳紅毛淺碧蹄,追風曾到日東西。 -- 出自唐·薛濤·馬離廄
- 白(疊毛)柔隨手,清泉滿照盆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次韻子瞻麻田青峰寺下院翠麓亭
- 白盡須毛無可老,此身未死抑愁儂。 -- 出自宋·戴復古·甘窮
- 往事子毛衣。 -- 出自南北·鮑照·詠雙燕詩
- 文章羽毛亦自好,轉首似覺懷春風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紅梅翠竹山雉圖
- 泰華一毛輕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旅次
- 島上鶴毛遺野跡,岸旁花影動春枝。 -- 出自宋·林逋·園池
- 瘦盡骨毛終褭褭,蝕來鋒刃轉豪曹。 -- 出自宋·林逋·舒城僧舍呈贈李仲宣文學
- 種種顛毛白,蕭蕭壟柏青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送祖擇這守陜
- 兔濯素毛騰浩露,桂飄香實下飛輪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中秋夕始平公命與考校諸君賦詩
- 豀泉冷毛發,山翠濕衣巾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三月十五日宿魏云夫山莊
- 涼飚入毛發,顥氣清心顏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八月十六日過天街懷景仁
- 去歲雙毛白,今春一齒零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寄聶之美
- 細雨如毛暮靄濃,山光水色醉春空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春興七首
- 拂汗落毛衣。 -- 出自南北·庾信·詠羽扇詩
- 將軍虎毛深玉帳,野哭不入轅門中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夏夜臺州城中作
- 驚覺凜毛發,感我涕汍瀾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雜詩(三十三首)
- 山雞理毛羽,自言勝烏鳶。 -- 出自唐·陳陶·續古二十九首
- 但掩叢毛穿古堞,永留寒影在空屏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和襲美先輩悼鶴
- 拂子龜毛敲兔角,*烏噪猿啼談不二,切忌隨他分別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無俗念·參玄齟齬
- 拂子龜毛敲兔角,漱石流泉長舌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無俗念·參玄齟齬
- 信道鳳毛池上種,卻勝河東鸑鷟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福壽千春/自度曲
- 尚有二毛驚歲變,偶聞百舌送春寒。 -- 出自明·戚繼光·登石門驛新城眺望
- 情知羽毛薄,自御雪霜難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宣州雜詩二十首
- 我欲拔毛為白筆,研朱寫詩破公顏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永叔白兔
- 鼠驚豎毛怒,裊枝如發弩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丙戌五月二十二日晝寢夢亡妻謝氏同在江上早
- 美羽奇毛有多少,爾身高穩勝他邦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白鷴與永叔依韻和公儀
- 誹訶蝟毛起,度量牛鼎函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依韻解中道如晦調
- 監里鬢毛衰颯盡,日邊京國信音稀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新秋即事
- 片揚鵝毛遠,光翻蝶翅輕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立春前二日雪
- 相去一毛間,千山復萬山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偶得吟
- 雙燕理毛衣。 -- 出自隋·江總·燕燕于飛
- 退之傳毛穎,步驟過遷固。 -- 出自宋·朱翌·有感
- 平陳鄭毛視荒荒,後生不作諸老亡。 -- 出自宋·陳師道·贈二蘇公
- 白首鬢毛新,青衫顏色故。 -- 出自宋·陳師道·贈關彥長
- 皎然其毛顏也似玉,癯然其骨相也似竹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林樂閒真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