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在第8個字的詩句
每在第八個字的詩句
- 雖得康莊亦好還,每逢溝漸便知難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驢二首
- 慚君遠從我,契闊每同憂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瘧起舍弟尚未已示道原
- 未怕元劉妨獨步,每思陶謝與同游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示俞秀老二首
- 竊祿祠官久見容,每持金石薦宸衷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酬和甫祥源觀醮罷見寄
- 人生不可必,所愿每顛沛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寄曾子固
- 為我謝香爐,風塵每相憶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送李屯田守桂陽二首
- 音容常想見,風跡每流傳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致仕邵少卿挽辭二首
- 投老主恩聊欲報,每瞻高躅恨歸遲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寄張先郎中
- 歸去北人多憶此,每家圖畫有屏風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汀沙
- 始吾居揚日,重問每見及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得曾子固書因寄
- 自聞留連且一月,每得問訊猶千里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示平甫弟
- 楚谷越藤真自稱,每糊因得減書囊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紙暖合
- 疇昔嘗論禮,興言每匪躬。 -- 出自唐·張九齡·和姚令公哭李尚書乂
- 來音雖寂寞,接景每逶迤。 -- 出自唐·張九齡·南還以詩代書贈京師舊僚
- 時來誠不讓,歸去每形言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和浙西李大夫伊川卜居
- 兩京大道多游客,每遇詞人戰一場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送王司馬之陜州
- 曾是先賢翔集地,每看壁記一慚顏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題集賢閣
- 群玉山頭住四年,每聞笙鶴看諸仙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酬令狐相公見寄
- 自從云散各東西,每日歡娛卻慘凄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洛中送韓七中丞之吳興口號五首
- 遂令后代登壇者,每一尋思怕立功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韓信廟
- 其奈無成空老去,每臨明鏡若為情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遙和韓睦州元相公二君子
- 各系一官難命駕,每懷前好易沾巾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寄楊虢州與之舊姻
- 秉心常匪席,行義每揮金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河西太守杜公挽歌四首
- 我遭讒口身落此,每聞巧舌宜可憎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啼鳥
- 我亦奇子厚,開編每徘徊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永州萬石亭
- 我時年才二十余,每到花開如蛺蝶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謝觀文理尚書惠西京牡丹
- 山只不欲人屢見,每吐云霧深藏埋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石篆詩
- 昔年在伊洛,林壑每相從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送智蟾上人游天臺
- 吾老病骨知陰晴,每愁天陰聞此聲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鳴鳩
- 登臨探賞久不厭,每欲圖畫存於前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送琴僧知白
- 位望愈隆心愈靜,每來臨水翫游鯈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觀魚軒
- 身驅漢馬踏胡霜,每嘆勞生祗自傷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過寒二首
- 執簡寧循枉,持書每去邪。 -- 出自唐·柳宗元·同劉二十八院長述舊言懷感時書事,奉寄澧州
- 故友仍同里,常僚每合堂。 -- 出自唐·柳宗元·弘農公以碩德偉材屈于誣枉左官三歲復為大僚
- 昔年曾伴玉真游,每到仙宮即是秋。 -- 出自唐·溫庭筠·題河中紫極宮
- 一帶林巒秀復奇,每來憑檻即開眉。 -- 出自宋·范仲淹·登表海樓
- 開府多英僚,置酒每高會。 -- 出自宋·范仲淹·寄題峴山羊公祠堂
- 雅為君子材,對之每前席。 -- 出自宋·范仲淹·歲寒堂三題其二·君子樹
- 吳門聳閶闔,迎送每躋攀。 -- 出自宋·范仲淹·蘇州十詠其五·閶門
- 毒霧恒熏晝,炎風每燒夏。 -- 出自唐·韓愈·縣齋有懷
- 嗟余與夫子,此義每所敦。 -- 出自唐·韓愈·江漢答孟郊
- 愿借圖經將入界,每逢佳處便開看。 -- 出自唐·韓愈·將至韶州先寄張端公使君借圖經
- 東風未要都開了,每日教開三兩花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巳未春日山居雜興十二解
- 兩年三度過垂虹,每過垂虹每雪中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鱸魚
- 今年非不暑,每到每醒然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池亭
- 老夫上下蓼花灘,每過君家輒系船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寄題曾子與競秀亭
- 先生杖屨半宇宙,每到此軒去還又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題汪圣鍚墳庵真如軒在玉山常山之間
- 故人昔同朝,與游每甚歡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聞一二故人相繼而逝,感嘆書懷
- 我開西齋對清潤,每嫌隔窗不相近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西齋舊無竹。予歸自毗陵,齋前忽有竹滿庭。
- 但營數斗祿,奉養每豐羞。 -- 出自唐·王昌齡·放歌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