死在第9個字的詩句
死在第九個字的詩句
- 方哭南床,繼傷右撥,死到先生事可知。 -- 出自宋·國學生·沁園春·三學上書
- 平生自謂妄男子,未死誰甘賤丈夫。 -- 出自宋·潘牥·除夜
- 風塵方紛攘,意者生死判。 -- 出自宋·衛宗武·劉錦山自衡州歸復書仍貽之詩
- 愨亡明道碑東洛,塾死文公哭婺州。 -- 出自宋·王義山·挽山居劉侯官
- 平生自謂學無事,一死諒非君所難。 -- 出自宋·王義山·挽云屋徐侍郎
- 奏疏流傳人吐舌,未死奸諛面赪熱。 -- 出自宋·姚勉·潘吳二察甚振風采劉仲山有詩因次其韻
- 此生雖有噬臍悔,到死終無嘗膽心。 -- 出自宋·陳允平·留鶴江有感
- 吾生身事信天緣,一死何須較后先。 -- 出自宋·胡仲弓·春日雜興
- 老天欲壽斯文脈,后死當為繼絕思。 -- 出自宋·胡仲弓·哭杜立齋先生
- 蓋棺事了君無愧,未死遑知身后名。 -- 出自宋·何夢桂·挽吏部劉謙山
- 蓼莪詩廢遺軀在,愧死林中孝義烏。 -- 出自宋·何夢桂·觀禽鳥哺雛有感賦詩三首示諸子侄
- 神仙無藥可醫狂,未死男兒未易量。 -- 出自宋·王奕·和疊山到山陽郡學四詩
- 是非成敗人間事,生死去來方外仙。 -- 出自宋·王奕·和疊山拜虞雍公廟
- 嗚呼物生有情盍俱死,莫令后死空鳴悲。 -- 出自宋·趙文·雙雁吟
- 悲泣呼醒虞姬,和伊死別,雪刃飛花髓。 -- 出自宋·黎廷瑞·大江東去/念奴嬌
- 家有六男兒,乃與不死同。 -- 出自宋·仇遠·和卞仲祥
- 平生文字知誰愛,老死山林絕可憐。 -- 出自宋·仇遠·聞金之一鄧牧心葉去文皆羽化山中
- 不覺忘身世,何須問死生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東林寺晚步
- 君知否,我生於何處,死亦魂歸。 -- 出自宋·劉氏·沁園春·我生不辰
- 玄門玄理又玄玄,不死根元在汞鉛。 -- 出自唐·呂巖·七言
- 二生在昔聞孤竹,一死于今愧屈原。 -- 出自宋·華岳·謝二劉
- 中有含真客,長為不死人。 -- 出自唐·柳公綽·贈毛仙翁
- 倘賜刀圭藥,還成不死名。 -- 出自唐·殷堯恭·府試中元觀道流步虛
- 為我延歲華,得入不死鄉。 -- 出自唐·祝元膺·寄道友
- 鳥啼花落人何在,竹死桐枯鳳不來。 -- 出自唐·崔玨·哭李商隱
- 是物皆磨滅,唯師出死生。 -- 出自唐·林寬·哭造微禪師
- 賓降未免俱為戮,一死安能謝益仁。 -- 出自唐·周曇·六朝門元帝
- 靈公徒認徵舒面,至死何曾識禍胎。 -- 出自唐·周曇·春秋戰國門陳靈公
- 百年金石心,中路生死隔。 -- 出自唐·李建勛·感故府二首
- 豈同齷齪祁員外,至死悲涼一婦人。 -- 出自宋·劉兼·旭川祁宰思家而卒,因述意呈秦川知己
- 豈同齷齪祁員外,至死悲涼一婦人。 -- 出自宋·劉兼·旭川祁宰思家而卒因述意呈秦川知己
- 共作無期別,誰能訪死生。 -- 出自唐·道會·別三輔諸僧
- 生不怕京兆尹(左),死不畏閻羅王(右)。 -- 出自唐·張幹·刺左右膊句
- 此地有征戰,誰家無死生。 -- 出自唐·馬乂·蜀中經蠻后寄陶雍
- 知有長生藥,誰為不死人。 -- 出自唐·文丙·羅浮山
- 急回頭便許,脫了生死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解紅·嘆嗟浮世
- 怡顏獨哂,為死生生死,最分明據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月中仙 自詠
- 自心迷不悟,沉淪生死,回頭改面,販骨如山。 -- 出自元·侯善淵·沁園春·大道玄微
- 問三教根宗,谷神不死,靈源澄徹,誠意如愚。 -- 出自元·王*·沁園春 三教一理
- 余情騰釣磯,何處戰死骨。 -- 出自近代·陳三立·八月十七夜馬良存吏部宴集初臺玩月
- 夢魂北闕常傾霍,餓死西山未分蔬。 -- 出自宋·趙希逢·和寄西山
- 日月不相待,自古皆死亡。 -- 出自明·袁凱·短歌行
- 登高望八荒,未見不死人。 -- 出自明·袁凱·古意(二十首)
- 更將荷葉包魚蟹,老死江南不怨天。 -- 出自明·袁凱·浦口竹枝
- 嗟余嬰此患,何以處死生。 -- 出自明·李流芳·南歸詩十八首
- 如今七十零單五,生死途分竟杳然。 -- 出自宋·陳藻·憶母
- 本來無悶可消除,生死窮通一任渠。 -- 出自宋·陳藻·斂石堂頭有老夫善排遣之語因答以詩
- 風波若未乖前約,一死何辭更抱橋。 -- 出自宋·劉筠·又贈一絕
- 去國三年恨,還臺九死馀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憂關詣臺先寄獻臣天休二學士
- 贅出與贅沒,曾莫生死異。 -- 出自宋·黃庶·灸贅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