死在第7個字的詩句
死在第七個字的詩句
- 尊生老隱山,宛死人入屋。 -- 出自明·虞淳熙·哭許阿大靈長
- 玉堂仙去馮陸死,遂有時名落人耳。 -- 出自明·虞堪·贈筆生施廷用
- 假令年老身歸死,已免游魂作胡鬼。 -- 出自明·曾棨·龍支行
- 惜哉文寶久已死,尚有家法傳繼翁。 -- 出自明·曾棨·贈筆工陸繼翁
- 昨日有人曾賜死,阿嬌恰好近君前。 -- 出自明·張鳳翔·宮詞(十八首)
- 當時直向前車死,此地應須左衽來。 -- 出自明·張如蘭·過管夷吾三歸臺
- 藏活以百數,脫死常獨行。 -- 出自明·張元凱·雜擬詩二首
- 天弧夜射青麟死,天下諸侯慶牛耳。 -- 出自明·趙貞吉·澠池會盟臺
- 莫邪斷發躍冶死,而后龜文漫理流天晶。 -- 出自明·鄭善夫·古劍行贈仇將軍北征
- 山甫無人武安死,戰馬西向徘徊鳴。 -- 出自明·鄭善夫·古劍行贈仇將軍北征
- 天涯良友半槁死,我身雖在空皮骨。 -- 出自明·鄭善夫·復嘆(三首)
- 巨靈吹空南斗死,鬼哭如云學流水。 -- 出自明·周玄·揭天謠(九首)
- 何如秦吉了,生死在南州。 -- 出自明·周玉簫·楊太后
- 含嬌迎李白,誓死逐韓馮。 -- 出自明·朱純·賦段七娘次娛清先生韻
- 董郎臥瘵一年死,烈婦嘔血手斂藏。 -- 出自明·祝允明·董烈婦行
- 王母不來方朔死,茂陵松柏自斜陽。 -- 出自明·祝允明·武帝傳
- 其生世莫識,已死誰復吊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吊李臺卿(并敘)
- 武子雖豪華,未死神已泣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岐亭五首(并敘)
- 已知毅豹為均死,未識荊凡定孰存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王中父哀詞(并敘)
- 此志茍朝遂,夕死真不戚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贈章默(并敘)
- 大士何曾有生死,小儒底處覓窮通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子由在筠作東軒記,或戲之為東軒長老。
- 出師未捷身先死,長使英雄淚滿襟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蜀相
- 雨中百草秋爛死,階下決明顏色鮮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秋雨嘆
- 憂來恒自嘆,冀死魂追隨。 -- 出自清·納蘭性德·曹子建七哀
- 一身報國有萬死,雙鬢向人無再青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夜泊水村
- 捐軀赴國難,視死忽如歸! -- 出自魏晉·曹植·白馬篇
- 少陵無人謫仙死,才薄將奈石鼓何。 -- 出自唐·韓愈·石鼓歌
- 自茲相將去,誓死意不更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相和歌辭·估客樂
- 不知何所詣,生死付之偶。 -- 出自宋·姜夔·昔游詩
- 須臾入別浦,萬死得一生。 -- 出自宋·姜夔·昔游詩 其三
- 是年虜亮至,送死江之壖。 -- 出自宋·姜夔·昔游詩 其八
- 殘雪未融青草死,苦無麋鹿過姑蘇。 -- 出自宋·姜夔·除放自石湖歸苕溪
- 鏡破不改光,蘭死不改香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贈別崔純亮
- 若非斫案判生死,夜半何人敢突圍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定計難
- 自從東野先生死,側近云山得散行。 -- 出自唐·賈島·哭孟東野
- 湘東一目誠甘死,天下中分尚可持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弈棋二首呈任漸
- 功名所在猶爭死,意氣相須尚不移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答德甫弟
- 何人磊落不畏死,為我赤腳登崔嵬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滟澦堆
- 得成比目何辭死,愿作鴛鴦不羨仙。 -- 出自唐·盧照鄰·長安古意
- 投軀報明主,身死為國殤。 -- 出自南北·鮑照·代出自薊北門行
- 箕子奴而比干死,屈原以葬湘江水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古時嘆
- 生氣遠出,不著死灰。 -- 出自唐·司空圖·詩品二十四則·精神
- 人生只合揚州死,禪智山光好墓田。 -- 出自唐·張祜·縱游淮南
- 寧可枝頭抱香死,何曾吹落北風中。 -- 出自宋·鄭思肖·題畫菊
- 愛之欲其生又死,東流萬代無回水。 -- 出自唐·鮑溶·雜歌謠辭·李夫人歌
- 于今屈指幾回死,未死猶然被病眠。 -- 出自清·黃宗羲·臥病旬日未已,閑書所感
- 南云哭重華,水死悲二女。 -- 出自宋·李壁·黃陵題詠二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