死在第7個字的詩句
死在第七個字的詩句
- 回天無力心難死,矢日同仇志應齊。 -- 出自宋·陳子全·軍中寄內
- 屈軼不生神豸死,結茱為佩欲如何。 -- 出自宋·程琳·和答劉夔詠茱萸
- 愿見化蠛蠓,生死托壺中。 -- 出自宋·崔璆·咄咄
- 一從臺傾苑樹死,空余飄瓦裁紋鴛。 -- 出自宋·崔鶠·句
- 亂離心易感,生死義難消。 -- 出自宋·戴表元·袁提干挽詩二首
- 婦在姑尚右,婦死姑方悲。 -- 出自宋·戴表元·石湖范至能嘗作姑惡詞以婦怨非天下之為婦者
- 夸者類死權,所死固已粗。 -- 出自宋·戴栩·書懷
- 葬地不封秋樹死,詩壇空在墓山平。 -- 出自宋·戴栩·題方干墓
- 辟支臘現赤蛇死,玉局手澤蒼苔乾。 -- 出自宋·戴應魁·凌源閣
- 古今一俯仰,生死同夢醒。 -- 出自宋·杜范·奉祀禮畢飲福有感偶成
- 我欲從汝行,生死同一隅,抑恐惰車氣,累汝重汝辜。 -- 出自宋·杜范·募兵
- 娥知有父不知死,當日何心較重輕。 -- 出自宋·杜范·曹娥
- 流殍竟何歸,卒死填溝淵。 -- 出自宋·杜柬之·云安玉虛觀南軒感事偶書五首
- 老農慘怛心欲死,群蛙號呼興自逸。 -- 出自宋·度正·今春大震電雨雹南峰無之黃夢得詩來有天意因
- 只緣人窮怕餓死,可悲可吊又如此。 -- 出自宋·方逢辰·田父吟
- 不見母生兒,生死一間耳。 -- 出自宋·方逢辰·贈楊內舍景堯刲股
- 人而不仁木已死,不須更論敗在子。 -- 出自宋·方逢辰·贈五星陳東野
- 馨艷有如此,公死猶如生。 -- 出自宋·方逢辰·挽鄭直齋居士
- 誤耘或失溉,槁死厥壤童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秋晚雜書三十首
- 能賦昔為誰,今死骨已槁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秀亭秋懷十五首
- 饑生支床龜,飽死豺虎儔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秀亭秋懷十五首
- 極不過餒死,餒死勝飽生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和陶淵明飲酒二十首
- 有寂即有感,槁死笑釋氏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學詩吟十首
- 厥今七十叟,萬死偶獲全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七十翁吟五言古體十首
- 陶氏獨有孫,饑死終無慚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以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為韻賦十首
- 俗誚勿與競,誓死保此間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以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為韻賦十首
- 母死明年爾亦死,盜名猶謂再庚申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記正月二十五日西湖之游十五首
- 晚生違盛際,后死值衰期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旅悶十首
- 誰方擁傾城,樂死有玉柙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正月初四后十余日病嗽不能出雜書十首
- 炯炯君子心,至死能忍貧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正月初四后十余日病嗽不能出雜書十首
- 頑軀定不緣愁死,縱死還如不死同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六十吟五首
- 龜鶴算高終老死,星辰位定有推遷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次韻賓旸齋中獨坐五首
- 此身修至此,餒死曾何嗟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寫心五首
- 庭梧隕葉元非死,秋燕辭巢不待涼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次韻仇仁近有懷見寄十首
- 興亡元有數,生死不無神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道山座主先生平章呂公挽歌辭五首
- 大塊□□民,生死互促迫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西齋不寐三首
- 近已有人傳我死,何期此地與君逢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別后寄趙賓旸并楊華父二首
- 自古有生皆有死,即今無喜亦無憂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八月二十日趙西湖攜酒夜醒二更記事
- 卻笑諸兒浪生死,大都暮落枉朝開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次韻方去言用予喜歸韻見寄三首
- 醫工藥不關生死,詹尹蓍寧究咎休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次韻徐子英江樓二首
- 強愈得志弱惟死,無州無縣不如此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奔牛呂城過堰甚難
- 殘碑麟筆絕,后死嘆吾衰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方去言府判挽詩二首
- 七十六翁如未死,便郵一紙更忘懷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寄魏景山
- 索米長安饑欲死,何如終保傲霜枝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九日詩馮伯田王俊甫劉元煇楊泰之見和復次韻
- 爛醉無求甘老死,菊老有約合山林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立秋病中再賦
- 交恥虞翻猶不死,荊州王粲竟何依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十一月二十日南至二首
- 誅之木綿庵,身死國亦亡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送男存心如燕二月二十五日夜走筆古體
- 樂極必悲生必死,倏開忽闔風天螢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題禊帖圖
- 年今五十九,溘死詎足嘆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病稍愈戲書三十韻
- 七稔始受代,萬死脫怨憎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讀放翁詩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