死在第7個字的詩句
死在第七個字的詩句
- 正恐一方人暍死,直將霖雨過江來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余杭久旱趙悅道入境之夕四郊雨足二首
- 翻憐短命郎邊死,不伴殘霜燕子樓。 -- 出自明·王微·讀張秀先傳偶題
- 生氣遠出,不著死灰,妙造自然,伊誰與裁。 -- 出自唐·司空圖·二十四詩品
- 千古龍逢源不死,七竅比干肺腑。 -- 出自清·鄭燮·念奴嬌 方景兩先生廟
- 古人有為知己死,只恐凍骨埋邊庭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苦寒行
- 昨來聞道嚴陵死,畫到青山第幾重。 -- 出自唐·徐凝·傷畫松道芬上人
- 今來見此松樹死,丈人斬新鬢發(fā)青。 -- 出自唐·徐凝·柬白丈人
- 二十年中俱老死,分頭住牧多兒子。 -- 出自明·湯顯祖·邊市歌
- 獨怪過江愁欲死,眼前秋蟹要人持。 -- 出自明·湯顯祖·初入秣陵不見帥生有懷太學時作
- 石州雖殘?zhí)敹?span id="eq0qu2ss0gy" class="hong">死,榆林獨出兵氣全。 -- 出自明·湯顯祖·榆林老將歌(寄萬丘澤)
- 恩仇未盡心難死,獨向田橫島上行。 -- 出自明·湯顯祖·送別劉大甫
- 甚不教、白頭生死鴛鴦浦。 -- 出自元·元好問·摸魚兒 泰和中,大名民家小兒女,有以私情
- 太行元氣老不死,上與左界分山河。 -- 出自元·元好問·涌金亭示同游諸君
- 李白已亡工部死,何人堪伴玉山頹。 -- 出自唐·韋莊·漳亭驛小櫻桃(一作桃花)
- 居士還朝此婦死,琵琶古聲今已矣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琵琶行
- 況人元神本不死,此氣即是黃芽鉛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快活歌二首
- 行行莫敢悲,一死復千怨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明妃曲
- 萬里亦可到,一死今杳然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秋風變
- 云泥共悲歡,生死同襟期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孤鶴辭
- 倦虬縮尾青蛇死,彈指傾倒天河水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題清勝軒
- 魏王豈是中秋死,玉骨猶存香迤邐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題三清殿后壁
- 金公無言姹女死,黃婆不老猶居胎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金丹火候訣
- 虀甕里魚淹未死,此香炷向活瞿曇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呈萬菴十章·參同
- 我非貪生而惡死,不能捐身兮心有以。 -- 出自魏晉·蔡琰·胡笳十八拍
- 山中妖狐老不死,化作婦女蓮花腮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巫山高
- 乃有朝生而暮死者,本根淺短無栽培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上云樂
- 有心殺人寧惜死,顧謂女吏何其愚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秦女休行
- 悲歡且棄置,生死同苦辛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門有車馬客行
- 芳心不共青莎死,生態(tài)猶欺白露繁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悼廢圃殘菊
- 虎視徒逐逐,竟死于沙丘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游仙(九首)
- 雉死為從雌,鹖死為斗力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雜詩(三十三首)
- 袁曹豈力敵,生死一彈指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雜詩(三十三首)
- 夷齊值明時,餓死西山陽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雜詩(三十三首)
- 譬彼原上草,自死還自生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感時述事(十首)
- 蘇武節(jié)來無忌死,岑彭營惡子陽驕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感興(五首)
- 魯般骨朽蕭何死,腸斷無人為取材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次韻和石末公見寄(五絕)
- 探珠入龍?zhí)茫?span id="eq0qu2ss0gy" class="hong">死在一瞬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旅興(四十首)
- 如今柳盡西施死,恨殺當年陌上兒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過蘇州(九首)
- 我聞神仙亦有死,但我與子不見耳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古歌(三首)
- 異鄉(xiāng)花卉傷心死,目斷昆明萬里。 -- 出自清·陳維崧·詠滇茶
- 灌夫已去袁絲死,淪落人間少弟兄。 -- 出自清·陳維崧·寓興用稼軒韻同蘧庵先生作二首
- 誰說道、英雄竟死。 -- 出自清·陳維崧·甲辰廣陵中秋小飲孫豹人溉堂歌示阮亭
- 奈又說、春蠶竟死。 -- 出自清·陳維崧·七夕感懷用尤悔庵原韻
- 秦鹿豈為劉季死,楚猴甘受周苛賣。 -- 出自清·陳維崧·汴京懷古(廣武山)
- 托身難憑依,生死焉相知。 -- 出自唐·常建·古興
- 一朝逢鸑鷟,羞死南海邊。 -- 出自唐·陳陶·續(xù)古二十九首
- 悲哉二廉士,餓死于首陽。 -- 出自唐·陳陶·悲哉行
- 從他浮世悲生死,獨駕蒼鱗入九霄。 -- 出自唐·陳陶·閑居雜興五首
- 鳳飛樓伎絕,鸞死鏡臺空。 -- 出自唐·宋之問·傷曹娘二首
- 海枯終見底,人死不知心。 -- 出自唐·杜荀鶴·感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