死在第4個字的詩句
死在第四個字的詩句
- 監押死,死不滅,元城使者空嘔血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木綿庵
- 夫身有死死不孤,生當為君西擊胡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劉平妻
- 鄭虔貶死王維生,故人獨有蘇源明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青巖山
- 養兒至死心不易,寧不為兒不為賊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養兒行
- 南荒九死幸生還,種樹書成手自刪。 -- 出自宋·白珽·題蘇東坡書楚頌并菩薩蠻滿庭芳詞卷后
- 子隨父死不顧身,母聞子死數點首。 -- 出自清·張維屏·三將軍歌并序
- 臣朔饑死殊儒飽,古來顛倒何足哀! -- 出自清·曾國藩·憩紅詩課戲題一待于后
- 神仙不死豈有之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有感
- 相如渴死文君老,辜負題橋萬里心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自哂
- 萎形與死狀,貽笑於大方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冬華一夜霜
- 養生喪死婦女手,受氣成形酒色胎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困王孫
- 必亡定死終無救,斷自朱殷海岱時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詠史上·項羽
- 未透生死關,如何敢進步。 -- 出自宋·釋守凈·偈二十七首
- 料知生死事,還與去來分。 -- 出自宋·釋斯植·挽白云趙宗丞
- 神仙不死幾人存,欲界從頭是可諭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逍遙詠
- 劉伶未死先荷鍤,自負上超無礙法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題游德昭壽藏名日復庵
- 不如老死作丫頭,庶免春閨惡情況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題丫頭巖
- 戰退生死軍,打碎無明臼。 -- 出自明·憨山大師·癸卯初度自五羊之曹溪舟中作
- 生死生死不流轉,流轉非生死。 -- 出自明·憨山大師·六詠詩
- 仗節而死,無愧委質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提舉京城四壁守御劉公
- 英雄已死嗟何及,天下中分遂不支。 -- 出自元·趙子昂·岳鄂王墓
- 試探不死方,為人起疴瘵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姑蘇雜詠 太湖
- 混沌既死一萬季,獨抱大存,竊伏在草野,冥心究皇墳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媯蜼子歌為王宗常賦
- 須知竹死愁方盡,莫恨秦人鞭赭山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題湘君圖
- 喜聞多死士,厭話小長安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閑居
- 浮家逃死知何處,群寇頻招未肯臣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次韻張姑夫感舊
- 此公不死神常全,王僑偓佺不及肩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次韻邵子文書夢
- 歐陽公死不過夏,天上文星已告兇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連日與性之王君談遽來告別因作
- 盛大不死者,從何睹神理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舟子語
- 佛無老死無生滅,何用勞我以長生。 -- 出自宋·謝枋得·謝藥
- 此行期死敵,既濟遂焚舟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竹溪直院盛稱起予草堂詩之善暇日覽之多有可
- 自憐到死猶迂闊,純種梅花作墓林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留山間種藝十絕
- 古于生死驗交情,何況臺欹沼漸平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同鄭君瑞出瀨溪即事十首
- 元不識死活,偶然逢二仙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石竺山二十詠
- 陋巷儒死廿九,灌園子辭三公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雜詠六言八首
- 空令后死者,有淚滴遺編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發岳市三首
- 骨香萬死何曾腐,膝屈千生不復神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臨江使君陳華叟哀詩二首
- 一旦忽死去,靈物不待軀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孚應祠十二韻
- 唐人苦死無標致,只識玄都觀里花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路傍桃樹
- 太師唐死節,大令晉風流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書
- 此生到死慚三士,本自難招況易麾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友人李先輩丑父嘗以夷成詩二帙示余莫知為何
- 先民至死思存漢,諂子偷生作美新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和竹溪三詩·效顰一首
- 朝聞夕死真吾道,圣處工夫辦得不。 -- 出自宋·曾幾·春來聞故舊多云亡者作詩示同志
- 老翁生死誰相訪,札翰時時到水濱。 -- 出自宋·曾幾·送曾宏甫赴光山守
- 千金購死骨,舉國無其真。 -- 出自宋·曾幾·相馬圖呈杜勉齋左司
- 君看醉死真奇事,不受人間五鼎烹。 -- 出自宋·曾幾·糟蟹
- 魏主用死力,構彼銅雀臺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問陳彥升覓古瓦硯
- 安得不死神,提去詢大庭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晉銘
- 下有陳死人,杳杳即長暮。 -- 出自漢·漢無名氏·古詩十九首
- 生人作死別,恨恨那可論。 -- 出自漢·漢無名氏·孔雀東南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