死在第4個字的詩句
死在第四個字的詩句
- 直如弦,死道邊。 -- 出自漢·漢無名氏·順帝末京都童謠
- 守玄老死天祿閣,巧宦三入承明庭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次韻子有賦著圖書所
- 使清能死人,濁者亦死耳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冷廨面挹重湖結樓以收逸放之景扁以清斯諸友
- 苦無不死方,得令昭陽起。 -- 出自清·吳偉業·清涼山贊佛詩 四首
- 生時樂死皆由命,事在皇天志不迷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田家即事
- 萬人曾死戰,幾戶免刀兵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過申州作
- 是非生死多憂惱,此日蒙師為破迷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書法華寺上方禪(一作禪師,一作僧壁)
- 破除生死須齊物,誰向穹蒼問事由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感時三首
- 口如暴死人,鐵尺拗不開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偶作
- 相逢唯死斗,豈易得生還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橫吹曲辭·出塞曲
- 謂言無死日,終不作梯航。 -- 出自唐·寒山·詩三百三首
- 冢間瞻死尸,六道不干我。 -- 出自唐·寒山·詩三百三首
- 欲識生死譬,且將冰水比。 -- 出自唐·寒山·詩三百三首
- 仲翁婦死時,吊客滿堂屋。 -- 出自唐·寒山·詩三百三首
- 千生萬死凡幾生,生死來去轉迷情。 -- 出自唐·寒山·詩三百三首
- 非無惜死心,奈有滅明意。 -- 出自唐·韓偓·火蛾
- 枯槁未死身,理心寄行坐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奉酬于中丞使君郡齋臥病見示一首
- 干雪不死枝,贈君期君識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采實心竹杖寄贈李萼侍御
- 妖物雰死,天文光發。 -- 出自唐·來鵠·圣政紀頌
- 相顧無死節,蒙恩逐殊封。 -- 出自宋·李華·寄趙七侍御
- 昔竊不死藥,奔空有嫦娥。 -- 出自唐·李群玉·感興四首
- 不如半死樹,猶吐一枝花。 -- 出自唐·李群玉·傷小女癡兒
- 已齊生死理,鵩鳥莫為災。 -- 出自唐·李群玉·讀賈誼傳
- 豈意未死間,自為匈奴妾。 -- 出自唐·戎昱·苦哉行五首(寶應中過滑州洛陽后同王季友作
- 生人為死別,有去無時還。 -- 出自唐·戎昱·苦哉行五首(寶應中過滑州洛陽后同王季友作
- 愿示不死方,何山有瓊液。 -- 出自唐·于鵠·山中訪道者
- 澹庵久死瘴江濱,依舊歸來侍禁宸。 -- 出自宋·葉夢得·贈胡季昭
- 豈知生死今殊路,抆淚佳城意慘凄。 -- 出自宋·葛立方·洪慶善郎中挽詩四首
- 陽需以死爭,久之理頗伸。 -- 出自宋·李呂·某伏蒙丈人僉判出示嘗與侍郎鄭公淺沙泉唱酬
- 汝母已死埋炎荒,汝兄跣足行雪霜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浮丘道人招魂歌
- 欲為不死人,萬代秦宮主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阿房宮故基
- 孟君已死不可見,如公筆力今無前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次韻張文伯喜雨
- 東坡已死不可作,因君對景還嗟吁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春晚書懷
- 平生抵死憐神駿,絕藝那能不細看。 -- 出自宋·章良能·題李伯時飛騎習射圖
- 世間生死無休歇。 -- 出自宋·周紫芝·醉落魄/一斛珠
- 人生一死渾閑事,裂眥穿胸不汝忘。 -- 出自宋·宇文虛中·在金日作
- 生同宮,死同穴,招皇衣兮復皇轍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湘靈操
- 大藥誤死世所嗤,不如美酒千日可辟饑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大難日
- 夫君生死未知所,門有官家賦租苦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貧婦謠
- 將軍一死不可生,東海黃公愁夜行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小萬戶射虎行
- 既而母死姊同戶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聶政篇
- 上書苦死只欲歸,圣旨優容意凄惻。 -- 出自明·李夢陽·奉送大司馬劉公歸東山草堂歌
- 二生老死汝少年,古道肯取時人憐。 -- 出自明·王叔承·過陳濟之精舍看寫山水圖忽聽糟床酒聲便敲青
- 想當不死時,用物必弘甚。 -- 出自明·徐渭·柳元穀以所得晉太康間冢中杯及瓦券來易余手
- 活鼠勝死王,斯言豈不審。 -- 出自明·徐渭·柳元穀以所得晉太康間冢中杯及瓦券來易余手
- 百年生死鸕鶿杓,一殼玄黃玳珻膏。 -- 出自明·徐渭·錢王孫餉蟹不減陳君肥杰酒而剝之特旨
- 爺娘餓死葬荒郊,妻兒賣去遼陽道。 -- 出自清·尤侗·煮粥行
- 大恢生死網,飛走無逃處。 -- 出自唐·劉駕·效陶
- 義合齊死生,本不夸機杼。 -- 出自唐·于濆·遼陽行
- 生老病死者,早聞天竺書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荊渚病中,因思匡廬,遂成三百字,寄梁先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