此在第9個字的詩句
此在第九個字的詩句
- 朝出在田中,日暮還此歸。 -- 出自明·袁凱·茅宇
- 命已看如蛻,心猶惜此。 -- 出自明·鐘惺·墜蟬(有群蟻共持之,茂之解焉)
- 我曾三次上匡廬,如此奇觀到處無;初試湯泉水剛熱,又看黃海雪平鋪;草埋幽經人少過,風送深嶺有鳥啄;猶恨未能登絕頂,蓮花峰外數天都。 -- 出自近代·惲代英·游黃山
- 攬涕下高堂,長途從此始。 -- 出自清·紫靜儀·子用濟有遠行詩以貽之
- 握手一為嘆,忽忽從此辭。 -- 出自明·徐禎卿·留別邊子
- 且勿計終年,胡以延此時? -- 出自清·閻爾梅·滄州道中
- 安得及今一滂沱,救此未死之遺黎! -- 出自清·閻爾梅·滄州道中
- 生死非我虞,但虞辱此身。 -- 出自清·閻爾梅·絕賊臣胡謙光
- 高車易傾覆,況復丁此季。 -- 出自明·李流芳·南歸詩十八首
- 嗟余風波民,何由得此適。 -- 出自明·李流芳·南歸詩十八首
- 君為我飲我作歌,得此十斗不足多。 -- 出自明·李流芳·莼羹歌
- 不知新四軍連隊,與此生涯果異同。 -- 出自·聶紺弩·贈胡考
- 狂言在口終羞說:以此微紅獻國家。 -- 出自·聶紺弩·削土豆傷手
- 平生孤節人難到,自此一番名愈聞。 -- 出自宋·陳藻·別林黃中帥湖南
- 撥棄勿復陳,對君吟此身。 -- 出自宋·陳藻·寄劉八
- 姨弟余入京朝行,惟此二人見科場。 -- 出自宋·陳藻·平江送連亨叟赴省
- 高名前日掛縣庠,引此壽觴來獻父。 -- 出自宋·陳藻·丘子中生日
- 與我難忘舊,多期宿此房。 -- 出自宋·釋保暹·宿宇昭師房
- 盡日倚欄看,無人知此意。 -- 出自宋·釋智圓·池上
- 吾心暗且喜,浮生從此畢。 -- 出自宋·釋智圓·病起自敘
- 云旂羽葆駐天臨,玩此能無悅圣心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玉宸殿并三枝牡丹歌
- 倏忽徂炎罷,驚秋自此辰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立秋后一日涼風蕭瑟便若感人
- 移根得地無華裔,從此飛觴不厭頻。 -- 出自宋·余靖·酬蕭閣副惠末利花栽
- 古寺遠塵籠,乘閒訪此中。 -- 出自宋·余靖·游臨江寺
- 方令魯國知王法,自此齊侯畏圣人。 -- 出自宋·石介·攝相
- 齷齪遵前訓,兢兢視此銘。 -- 出自宋·石介·游靈泉山寺
- 詩家把筆爭造化,對此自恨才慳偏。 -- 出自宋·黃庶·次韻和酬真長對雪之作
- 塵埃萬事心若醉,到此不覺令人醒。 -- 出自宋·黃庶·和白云庵七首·醒石
- 主人非為清香護,愛此煙波似五湖。 -- 出自宋·陶弼·芙蓉亭
- 生理本無固,愿言從此畢。 -- 出自宋·楊蟠·初冬同晤賢二師登映發亭望會稽
- 誰把紅云此,紅云無此香。 -- 出自宋·楊蟠·紅云閣
- 世已憎吾屬,天宜赦此賢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挽荊南師張左司詩
- 世態溱洧中,欲挽無此力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贈莊賢良招隱樓三首
- 幕中安得野人園,種此晶熒白玉丹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次韻潘都干水晶菊二首
- 臺池崇深學校廢,況此贔屭楹梁尊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賀楊樞密新建貢院三十韻
- 水官不能神,經歲無此作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詠雪次鐸字痛字韻二首
- 茲游雖不逢,賴古多此賢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與鄭檢法莊賢良往三山訪陸提舉不值
- 督郵面上多赪紅,如此娬媚非真容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次黃司戶紅糟韻四首
- 何年峴山頭,此主復此客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次韻儲檢法送行
- 九分才是一分春,從此看春更七旬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任安道生日
- 杖藜徑入漁樵去,從此因君得往還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夾得胡仲芳詩次韻
- 傅家有風烈,真不愧此父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送黃司戶改官東歸
- 三年越山中,不使度此水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送鄭向書罷師歸福州
- 持杯薦寒泉,嘆息書此墨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陶淵明醉石
- 未知千古龍山下,有此重陽盛事哉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續聞李季章提刑舟到用前韻迎之
- 持我無弦琴,千載賡此曲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北窗詩
- 凜然相對各無慚,惟此主人伴此石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賦運使張大監道州石山以張詩平地風瀾險于水
- 四海羅夫子,乾坤識此心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寄羅主管四首
- 明朝車馬滿街來,從此相望隔湖水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客友
- 共惟大丞相,盛德宜此比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水圖詩壽王丞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