此在第8個字的詩句
此在第八個字的詩句
- 年來齒發老未老,此去江淮東復東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與歐育等六人飲酒
- 丈夫不妄語,未效此何疑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送王竦朝散赴闕
- 老來尚有憂時嘆,此涕無従何處傾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呂與叔學士挽詞
- 我是膠西舊使君,此山仍占與君分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占山亭二首
- 璃玻千頃照神州,此夕人間別是秋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潮中觀月
- 許侯何足道,寧識此高趣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陶詠二疏
- 從來勢利關心薄,此去溪山琢句新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送李陶通直赴清溪
- 謫官南出止均潁,此心通達無不之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題王維畫
- 往者一空還者失,此身正在無還間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送蹇道士歸廬山
- 退居吾久念,長恐此心違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中隱堂詩(SS〗并敘)
- 樹従何代有,人與此堂高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中隱堂詩(SS〗并敘)
- 二月驚梅晚,幽香此地無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中隱堂詩(SS〗并敘)
- 渚蒲拔折藻荇亂,此意豈復遺鰍鯢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畫魚歌(湖州道中作。)
- 従來蝗旱必相資,此事吾聞老農語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章傳道喜雨(禱常山而得。)
- 但令朱雀長金花,此別還同一轉車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子由將赴南都與余會宿于逍遙堂作兩絕句讀之
- 是時海舶初回,云此風自海上與舶俱至云爾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舶AA19風(并引。)
- 偶然連六鰲,便謂此手妙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曹既見和復次其韻
- 若信眾生本無垢,此泉何處覓寒溫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余過溫泉壁上有詩云直待眾生總無垢我方清冷
- 不知人間何處有此境,徑欲往買二頃田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書王定國所藏煙江疊嶂圖(王晉卿畫)
- 天工點酥作梅花,此有蠟梅禪老家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蠟梅一首贈趙景貺(〔一題:次履常蠟梅韻。
- 德麟以飲余,為作此詩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洞庭春色(并引)
- 多謝中書君,伴我此幽棲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自笑(〔一題:試筆〕)
- 因讀樂天集,戲作此詩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朝云詩(并引)
- 米、麥、水三一而已,此東坡先生真一酒也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真一酒(并引)
- 阿堵不解醉,誰歟此頹然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陶連雨獨飲二首
- 樹從何代有,人與此堂高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中隱堂詩
- 太平世界,環球同此涼熱。 -- 出自·毛澤東·念奴嬌·昆侖
- 若問杭州何處好,此中聽得野鶯啼。 -- 出自·毛澤東·七絕·五云山
- 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,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! -- 出自唐·杜甫·茅屋為秋風所破歌
- 已用當時法,誰將此義陳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寄李十二白二十韻
- 西征問烽火,心折此淹留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秦州雜詩二十首
- 聞道尋源使,從天此路回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秦州雜詩二十首
- 可憐先不異枝蔓,此物娟娟長遠生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解悶十二首
- 胡馬屯成皋,防虞此何及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龍門鎮
- 吾聞良驥老始成,此馬數年人更驚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驄馬行
- 賤子欲適從,疑誤此二柄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早發
- 絆之欲動轉欹側,此豈有意仍騰驤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瘦馬行
- 往時文彩動人主,此日饑寒趨路旁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莫相疑行
- 兒童相識盡,宇宙此生浮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重題
- 金盤玉箸無消息,此日嘗新任轉蓬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野人送朱櫻
- 子等成大名,皆因此人手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送重表侄王砅評事使南海
- 秋風吹幾杖,不厭此山薇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秋野五首
- 雨多往往得瑟瑟,此事恍惚難明論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石筍行
- 高馬達官厭酒肉,此輩杼軸茅茨空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歲晏行
- 萬國城頭吹畫角,此曲哀怨何時終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歲晏行
- 附書與裴因示蘇,此生已愧須人扶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暮秋枉裴道州手札,率爾遣興,寄近呈蘇渙侍
- 人傳有笙鶴,時過此山頭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玉臺觀
- 中夜懷友朋,乾坤此深阻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宿青溪驛奉懷張員外十五兄之緒
- 出守吾家侄,殊方此日歡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宴忠州使君侄宅
- 斷續巫山雨,天河此夜新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月三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