此在第8個字的詩句
此在第八個字的詩句
- 自嫌名與利,誰識此生心。 -- 出自宋·釋斯植·巖棲分韻得深字
- 春妍秋靖幾更變,此老何曾改舊容。 -- 出自宋·釋惟一·定翁
- 善惡萬端,古今如此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緣識
- 非人口似瀉汾河,此輩塵中有甚多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緣識
- 靈芝出見少人知,此是含玄故不疑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逍遙詠
- 矜孤恤寡行公道,此乃名為利益殊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逍遙詠
- 從風臣偃光朝野,此日清華見翰林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賜蘇易簡
- 愿言績學子,共惜此日光。 -- 出自宋·楊時·此日不再得示同學
- 神融氣合八荒外,此心炯炯宜先通。 -- 出自宋·楊時·南康值雨
- 瑕瑜不相掩,君子此良玉。 -- 出自宋·楊時·枕上
- 三十六洞天,往往此其冠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題會昌蕭帝巖
- 區區奴之心,惟有此水知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貞女篇
- 歸與宴坐故溪上,此心洞與溪水俱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題葉英州清白亭
- 其間蓋有此君存,此君根性抱歲寒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題曾見卓此君軒
- 余子姑作尋???,此公僅能一二數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過太和赴主簿鄧楚材豫章貢闈之約
- 吾坐奔馳累如許,此詩不分魯齋閑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甲辰冬辭冢赴官寄曾鼎臣
- 它華豈不須,莫如此都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有粲
- 它花豈不蕊,莫如此微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有粲
- 西風莫相惱,歸計此回成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辭東廟途中作
- 彼無乃俗飽吾聒,此不勝幽醒我聰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南康劉尉于廳事之東開軒日清瀨蓋取其前松聲
- 平生交態如兄弟,此日悲歌聞路人。 -- 出自明·陳憲章·感事
- 那知此日花,復與此酒諧。 -- 出自明·陳憲章·和陶飲酒
- 誰能盡天道,俯仰此懷深。 -- 出自明·陳憲章·春陰偶作寄定山
- 晚有悲秋意,秋來此夜分。 -- 出自明·陳憲章·中秋撥悶(二首)
- 已知余日少,更見此身多。 -- 出自明·憨山大師·病中示諸子
- 仍驅入圈負以趨,此間樂亦忘山居。 -- 出自清·黃景仁·圈虎行
- 若論七尺歸蓬蒿,此樓作客山是主。 -- 出自清·黃景仁·笥河先生偕宴太白歌醉中作歌
- 若論醉月來江濱,此樓作主山是賓。 -- 出自清·黃景仁·笥河先生偕宴太白歌醉中作歌
- 贈我梅花清幾許,此生難報丈人恩。 -- 出自·郁達夫·送擔風
- 非我獨清緣世濁,此心誰識只天知。 -- 出自宋·胡銓·和王民瞻送行詩
- 往事凄涼人墮甑,此身空潔鷺棲煙。 -- 出自宋·胡銓·上洪帥李伯紀丞相
- 使君停五馬,行樂此中偏。 -- 出自唐·孫逖·和常州崔使君詠后庭梅二首
- 夜來江月霽,棹唱此中聞。 -- 出自唐·孫逖·山行遇雨
- 愛妾已去曲池平,此時欲飲焉能傾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將進酒·君不見陳孟公
- 疑是天目巖,飛來此山下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姑蘇雜詠 師子林十二詠 師子峰
- 春過一半未能知,此后還愁不肯遲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惜春
- 城上烏啼河漢轉,此時誰問夜如何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姑蘇雜詠 姑蘇臺(在橫山西北麓)
- 我登此山巔,不知此山高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姑蘇雜詠 陽山(在城西北,古名秦余杭山,
- 何年東觀海,一至此峰玩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姑蘇雜詠 虎丘次清遠道士詩韻
- 竊聞天子正側席,此去為拜彤庭前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送貢士會試京師
- 無顏見故夫,自殺此水濱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姑蘇雜詠 死亭灣
- 不有孤吟興,寧度此宵中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雪夜懷周著作
- 回潭水綠春始波,此中夜游樂更多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憶昨行寄吳中諸故人
- 向隅無言涕淚漣,此身如在潯陽船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夜飲丁二侃宅聽琵琶
- 水嬉散后湖亭廢,此去煩君吊牧之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送何記室游湖州
- 高齋對作忘言坐,此事堪憐汝亦能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與侄常游東庵
- 風吹峨眉云,東依此山住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龍門飛來峰
- 憑闌兩客怨斜曛,此日同吟只欠君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登江閣遠懷徐記室與杜進士同賦
- 寒扉斜向竹間推,此日重來是幾回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游幻住精舍
- 望山幾欲去尋幽,此日雖來不暇游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舟行晚過張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