此在第7個字的詩句
此在第七個字的詩句
- 向來城市口,無此笙竽聲。 -- 出自宋·仲并·舟過仁王寺因口占一首
- 悠然方丈間,寄此千里目。 -- 出自宋·仲并·對竹
- 欲知椿齡永,視此寬平政。 -- 出自宋·仲并·鄭漕生辰代幾先作
- 眷言意所適,樂此山之阿。 -- 出自宋·高登·還山招陳希韓
- 誰遣衢聃徒,列此怪狀為。 -- 出自宋·高登·偕學子游都嶠
- 休遮笑里用,用此庭前花。 -- 出自宋·李石·扇子詩
- 竹影千林一族,此中孝子門家。 -- 出自宋·李石·扇子詩
- 偶然得個漁家,此是桃溪西渡。 -- 出自宋·李石·扇子詩
- 倉卒老稚計,共此高樹棲。 -- 出自宋·李石·大水寓武信二首
- 存亡佩陳誼,舍此更誰歸。 -- 出自宋·李石·周參政惠書唁及亡兒開二首
- 滔滔原夫輩,感此舍人樣。 -- 出自宋·李石·次韻宇文守攜酒相訪
- 未用五字工,護此兩鬢絲。 -- 出自宋·李石·李漕和詩次韻
- 江湖挹余波,謂此席上珍。 -- 出自宋·李石·謝馮濟遠惠端硯
- 童子候檐楹,喜此扣門客。 -- 出自宋·李石·次蒲尉韻
- 雖非膠西室,有此指南車。 -- 出自宋·李石·蓋公堂
- 幸茲九日臨,及此秋氣淑。 -- 出自宋·李石·九日游天竺
- 器服各異數,如此系大成。 -- 出自宋·李石·齊人畫禮器
- 好將軟紅書,博此千頃窄。 -- 出自宋·李石·送王瞻叔總領
- 堂堂萬卷書,樂此簿領卑。 -- 出自宋·李石·送吳道明推官并問趙莊叔何公禮兄弟
- 何時雷斧手,拓此壺中天。 -- 出自宋·李石·三游洞
- 東湖冷如水,舍此誰止沸。 -- 出自宋·李石·憂旱
- 樂哉蟹螯中,貯此老龜肉。 -- 出自宋·王之望·雜詩四首
- 平生丈夫氣,愧此須髯虬。 -- 出自宋·王之望·道中寄丹丘親舊
- 尺書倘見存,慰此離憂寬。 -- 出自宋·王之望·送黃叔寓赴平江教授
- 聊紓江海志,寄此小山林。 -- 出自宋·王之望·自公堂詩
- 鹿門遠引,平生此志與君俱。 -- 出自宋·曾協·水調歌頭·日永向槐夏
- 丈夫貴勇決,養此百練剛。 -- 出自宋·曾協·送趙德莊右司赴江東漕八首
- 君恩一朝異,對此千恨深。 -- 出自宋·曾協·擬古六首
- 流膏穿厚地,配此凌云姿。 -- 出自宋·曾協·擬古六首
- 永懷皸瘃憂,藉此衣褐重。 -- 出自宋·曾協·擬古六首
- 騎蟾入廣寒,成此一段奇。 -- 出自宋·曾協·陳晞顏獲玉兔甚奇邀予賦詩
- 去丞股肱郡,要此骨肉親。 -- 出自宋·曾協·送趙有翼通守吳興
- 席間荀陳俱,會此主與賓。 -- 出自宋·曾協·送趙有翼通守吳興
- 文科始不嗣,愧此朱兩轓。 -- 出自宋·曾協·題大兒新安官舍三樂齋
- 軒窗自羅列,獻此重疊翠。 -- 出自宋·曾協·王炎弼安吉丞廳真清軒和沈文伯韻
- 吟哦不成寐,盡此良夜永。 -- 出自宋·曾協·章季子攜所作樂府來以詩謝之
- 應念思歸客,對此不成眠。 -- 出自宋·李流謙·水調歌頭·江漲解網雨
- 重陽氣候偏如此。 -- 出自宋·李流謙·踏莎行·菊露晴黃
- 誰為無事人,共此可憐夕。 -- 出自宋·李流謙·即事
- 歲歲相逢只如此,問花羞我我羞花。 -- 出自宋·李流謙·梅花
- 百哀攻予衷,感此重忉怛。 -- 出自宋·李流謙·秋懷
- 虛弦已折翮,況此百中鏑。 -- 出自宋·李流謙·秋懷
- 主管風光元要此,可憐魏紫與姚黃。 -- 出自宋·李流謙·信口十絕
- 放卻他時能致此,定知阮眼為君青。 -- 出自宋·李流謙·予客三池王正卿以四絕見寄姿其韻
- 恨我如宛童,失此百圍木。 -- 出自宋·李流謙·送劉文潛司業江西漕二首
- 一念愛親無彼此,向來情義篤年家。 -- 出自宋·李流謙·先公三池祠室學官相傳占為公署同年李南才毅
- 白頭老令能知此,莞爾相撩意未平。 -- 出自宋·李流謙·次韻楊文甫監茶名山新建學橋二首
- 向來故疎慵,重此百憂罹。 -- 出自宋·李流謙·得小麑因戲作
- 蚤知涉世元如此,悔不霜林斫釣竿。 -- 出自宋·李流謙·杜少陵祠
- 古人過人本如此,事業自是為根元。 -- 出自宋·李流謙·送晁子西提刑赴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