此在第7個字的詩句
此在第七個字的詩句
- 重君遠行至,及此明月光。 -- 出自唐·李益·月下喜邢校書至自洛
- 撫琴猶可絕,況此故無弦。 -- 出自唐·李益·聞亡友王七嘉禾寺得素琴
- 山橋通絕境,到此憶天臺。 -- 出自唐·張喬·游歙州興唐寺
- 干時退出長如此,頻愧相憂道姓名。 -- 出自唐·張喬·城東寓居寄知己
- 看來人旋老,因此嘆浮生。 -- 出自唐·張喬·和薛監(jiān)察題興善寺古松(薛一作崔)
- 朝吟復(fù)暮吟,只此望知音。 -- 出自唐·崔涂·苦吟
- 自嫌心不達,向此夢長安。 -- 出自唐·崔涂·宿廬山絕頂山舍
- 誰堪緘怨者,持此傷懷抱。 -- 出自唐·僧皎然·雜曲歌辭·古別離
- 歸心從念遠,懷此復(fù)何如。 -- 出自唐·皇甫冉·同裴少府安居寺對雨
- 塵纓未濯今如此,野水無情處處流。 -- 出自唐·薛逢·韋壽博書齋
- 莫見繁華只如此,暗中還換往來人。 -- 出自唐·秦韜玉·天街
- 浮名竟何益,從此愿棲禪。 -- 出自唐·裴迪·游感化寺曇興上人山院
- 好閑早成性,果此諧宿諾。 -- 出自唐·裴迪·漆園
- 終須結(jié)茅屋,向此學(xué)餐霞。 -- 出自唐·李頻·尋山
- 何由侶飛錫,從此脫朝簪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襄州景空寺題融上人蘭若
- 豈無雕刻者,貴此成天性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詠瓢
- 咿嚘不可信,以此敗懷王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過懷王墓
- 宿懷終南意,及此語云峰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和張監(jiān)游終南
- 何如造區(qū)夏,復(fù)此睦親賢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奉和圣制暇日與兄弟同游興慶宮作應(yīng)制
- 南中不可問,書此示京畿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嶺南送使
- 潺湲寒溪上,自此成離別。 -- 出自唐·朱放·剡溪行卻寄新別者
- 古今萬事皆若此,為爾繞樹成嗟咨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梅花
- 而余何為者,獨此不見驗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夜坐
- 不知老者拙,棄此久已斷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寄滿子權(quán)
- 閑暇當寄詩,持此資貿(mào)換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寄滿子權(quán)
- 不知自思者,舍此何所由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令既有高邸之行而束孝先兄弟索余詩云
- 予方困俗累,愛此近天性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野步
- 胡為慘戚卒困此,去矣何屋不可徂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卜居
- 不知予苦窮,系此不可離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寄崔伯易
- 因君佑我故道此,以代面語相喧呶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寄王正叔
- 俗兒吾不較,計此竟誰多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答滿子權(quán)兼簡衡父
- 如何答我詩,遽此與前謬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答友人
- 已矣不自識,乃此螢爝矜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聞太學(xué)議
- 今而承所賜,乃此亦可噫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謝李常伯
- 豈非此木久樹此,浸漬亦為異說遷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八檜圖
- 心靈無余多,為此日有耗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答束徽之索詩
- 吾徒憔悴乃如此,安得長喙呼重霄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短謠
- 當年遺廢沼,及此尚名歌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九曲池悼古
- 東風牽人少游此,佛屋日日重門關(guān)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龍興雙樹
- 伊余有遐致,久此困俗械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書懷寄黃任道滿子權(quán)
- 氙靈訴明神,至此嘗踟躕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同孫祖仁王平甫游蔣山作
- 嗚呼造物者,於此竟誰尸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烏鴟
- 嗚呼松乎,余歸此休乎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松休操
- 方將投閑日來此,腳踏樹下成交蹊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題滿氏申申亭
- 他鄉(xiāng)遠歸者,望此得停舟。 -- 出自宋·翁卷·題江心寺
- 手中白羽扇,共此夜寥寥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夏夜
- 顧將千日饑,換此三歲閑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雜書示陳國佐胡元茂四首
- 揮汗煮我藥,見此愧其勤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雜書示陳國佐胡元茂四首
- 十年風雨過,見此落落星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雜書示陳國佐胡元茂四首
- 物生各擾擾,念此煎百慮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夜步堤上三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