此在第7個(gè)字的詩句
此在第七個(gè)字的詩句
- 三吳煙霧且如此,百越琛贐來何時(shí)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新秋月夕,客有自遠(yuǎn)相尋者,作吳體二首以贈(zèng)
- 巴歌不可聽,聽此益潺湲。 -- 出自唐·劉希夷·巫山懷古
- 小臣持獻(xiàn)壽,長此戴堯天。 -- 出自唐·杜審言·蓬萊三殿侍宴奉敕詠終南山應(yīng)制
- 消宵凝爽意,并此助文雄。 -- 出自唐·王灣·奉和賀監(jiān)林月清酌
- 還追大隱跡,寄此鳳城陰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題秘書王迪城北池亭
- 寄言養(yǎng)生客,來此共提筐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月下洗藥
- 獨(dú)游屢忘歸,況此隱淪處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藍(lán)田溪與漁者宿
- 送君無可贈(zèng),持此代瑤華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賦得浦口望斜月,送皇甫判官
- 筐篋靜開難似此,蕊珠春色海中山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暇日覽舊詩因以題詠
- 蕭然授衣日,得此還山趣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谷口新居寄同省朋故
- 豈無夭桃樹,灑此甘棠枝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京兆尹廳前甘棠樹降甘露
- 寸心同尺璧,投此報(bào)馮夷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江行無題一百首(一作錢珝詩)
- 新晴花枝下,愛此苔水綠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藍(lán)田溪雜詠二十二首·東陂(一作憶皇子陂)
- 東堂哀贈(zèng)畢,從此故臣稀。 -- 出自唐·李端·張左丞挽歌二首
- 不勞報(bào)春盡,從此惜年華。 -- 出自唐·李端·早春夜望
- 遠(yuǎn)公仍下世,從此別東林。 -- 出自唐·李端·題云際寺暕上人故院
- 幽人步林后,嘆此年華晚。 -- 出自唐·李端·野亭三韻送錢員外
- 未能拋世事,除此更何為。 -- 出自唐·張祜·閑居
- 樓臺山半腹,又此一經(jīng)行。 -- 出自唐·張祜·題蘇州楞伽寺
- 阿誰煎鳳髓,續(xù)此玉琴弦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水調(diào)歌頭·阿誰煎鳳髓
- 汾陽忠義勛閱,此際掛蓬弧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水調(diào)歌頭·寶歷契昌運(yùn)
- 三十正當(dāng)方面,此事世間無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水調(diào)歌頭·握虎符
- 當(dāng)年秀氣,付作此奇材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滿庭芳·標(biāo)格清高
- 天生申甫,欣對此良辰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滿庭芳·喜鎮(zhèn)龍藩
- 大賢初度日,對此稱觴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滿庭芳·詩禮傳家
- 身稟五行正氣,此心如鑒光明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西江月·身稟五行正氣
- 千里未歸人,向此際、只回淚眼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驀山溪·梅傳春信
- 鳳池它日,鶯花此景,春酒年年勸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青玉案·柳陰花底春將半
- 一倩管城君,寄此春消息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生查子
- 寄語市橋官柳,此先占了芳菲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木蘭花慢·飽經(jīng)霜古樹
- 崧神今日降,產(chǎn)此真英杰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千秋歲·園林翠幄
- 榮捧宸恩,來鎮(zhèn)此邦民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江神子/江城子
- 天生英杰,獨(dú)向此炎光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慶清朝·朏月生西
- 爾不鳴幽林,來此將何欲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失題
- 獨(dú)驅(qū)六月暑,躡此千仞梯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題壁
- 將軍止渴,思得此味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瑤臺月
- 見說慶生辰,當(dāng)此日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千秋歲引·詞賦偉人
- 一理無今無古,此心何喜何嗔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西江月 以上二首見丹經(jīng)極論,未注作者
- 桃李繁華,奈比此、芬芳俱別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望梅·小寒時(shí)節(jié)
- 老天術(shù)何巧,以此役斯世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潭州四通館題梁
- 天長與地久,唯此恨無已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伊州曲
- 兆朕于今,須從此超遷,榮膺異渥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福壽千春/自度曲
- 湯周二大仙,廬此得升天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湯周山
- 行尋越溪鞅,肅此世塵鞿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題寗海瀛巖
- 正節(jié)天師時(shí)憩此,逍遙忘返詠章新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題蛻龍洞·伏虎巖
- 一朝失勢當(dāng)如此,萬事如灰壯心死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明月湖醉后薔薇花歌
- 高廣五寸棺,埋此千歲恨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戊子三月二十一日殤小女稱稱三首
- 始看還近侍,遽此隔重泉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晨起裴吳二直講過門云鳳閣韓舍人物故作五
- 久作北州人,食此欣已再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元日
- 兒孫何所樂,向此是平生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宣州雜詩二十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