此在第7個字的詩句
此在第七個字的詩句
- 頹然佳眠足,得此行役倦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明發五峰寺初入筠州界高岡鋪
- 雨中晚斂寒如此,燭底宵暄笑粲然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宿新豐坊,詠瓶中牡丹,因懷故園二首
- 忽逢兩蒼虯,爭此一照乘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小憩二龍爭珠,蓋兩長嶺夾一圜峰故名。自此
- 人生榮謝亦如此,謝何兄怨榮何喜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岸柳
- 獨於兩公帖,費此半生喜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胡英彥得歐陽公二帖,蓋訓其子仲純、叔弼之
- 大都煮菜皆如此,淡處當知有真味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記張定叟煮筍經
- 老禪定何巧,幻此壯玉京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九月十日同尤延之觀凈慈新殿
- 既無書冊分,奈此日長何?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夏日書事
- 懷哉古與今,與此豈不猶?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雨霽幽興寄張欽夫
- 望秋怯殘暑,及此東未暾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中元日曉登碧落堂,望南北山二首
- 長風將怒點,慰此樓中暮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晚登浦心閣望雨
- 也知茅店小,柰此竹風涼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午憩東塘近白干江西地盡於此
- 不然衣可典,及此花柳新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戊子正月六日雷雨感嘆示壽仁子
- 大地山河亦如此,看來只是許高低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雨漱紫泥
- 眼冷庾樓聊復此,人如棄令更差賢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題吉水余端蒙明府縣門飛鳧閣
- 只今夏熱已如此,若到秋高何似生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夏夜誠齋望月
- 誰將救暍手,種此青戢戢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道傍小松
- 歲律又殘還見此,我頭自白不須催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懷古堂前小梅漸開四首
- 新安見底正如此,舊雨故人從不來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寄題程元成紛事山居三詠·秀野堂
- 向者王蘇俱解此,冤哉隗愶可憐生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陪留守余處恭、總領錢進思、提刑傅景仁游清
- 病民豈天意,致此定誰生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視旱過雨
- 山月出華陰,開此河渚霧。 -- 出自唐·王昌齡·鄭縣宿陶太公館中贈馮六元二
- 悟彼飛有適,知此罹憂患。 -- 出自唐·王昌齡·獨游
- 物情今已見,從此欲無言。 -- 出自唐·王昌齡·寄是正字
- 遙見入楚云,又此空館月。 -- 出自唐·王昌齡·次汝中寄河南陳贊府
- 聞君薦草澤,從此泛滄洲。 -- 出自唐·王昌齡·與黃侍御北津泛舟
- 古人驅馳者,宿此凡幾代。 -- 出自唐·王昌齡·宿灞上寄侍御(王與)弟
- 尋常不省曾如此,應是江州司馬書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得樂天書
- 岳陽賢刺史,念此為俗屯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賽神
- 豈無滿頭黑,念此衰已萌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解秋十首
- 云有北來僧,住此月與旬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感夢
- 今宵好風月,獨此荒庭趣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表夏十首
- 炎昏倦煩久,逮此含風夕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含風夕
- 詎無深秋夜,感此乍流易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含風夕
- 我身四十猶如此,何況吾兄六十身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三兄以白角巾寄遺,發不勝冠,因有感嘆
- 日月之光不到此,非暗非明煙塞塞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夢上天
- 誰令植幽壤,復此依閑冗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寺院新竹
- 岳陽賢刺史,念此為俗疣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競舟
- 前日洪州牧,念此常嗟訝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茅舍
- 胡為旱一州,禍此千萬人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旱災自咎,貽七縣宰
- 共布慈惠語,慰此衢客塵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旱災自咎,貽七縣宰
- 公時首建義,自此扶三綱。 -- 出自宋·朱熹·拜張魏公墓下
- 但愿今生只如此,無榮無辱太平人。 -- 出自明·唐寅·言懷(二首)
- 玉皇恣游覽,到此神應迷。 -- 出自唐·韓翃·經月巖山
- 行當報知己,從此飛寥廓。 -- 出自唐·韓翃·送李司直赴江西使幕
- 平生樂事多如此,忍為浮名隔千里。 -- 出自唐·韓翃·和高平朱(一作米)參軍思歸作
- 驅彼犬羊族,正此戎夏疆。 -- 出自唐·李嶠·奉使筑朔方六州城率爾而作
- 顧無廟堂策,貽此中夏殃。 -- 出自唐·李嶠·奉使筑朔方六州城率爾而作
- 行當奉麾蓋,慰此勞行役。 -- 出自唐·李嶠·奉教追赴九成宮途中口號
- 誰知少孺子,將此見吳王。 -- 出自唐·李嶠·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