此在第7個字的詩句
此在第七個字的詩句
- 欲借青春藏向此,須知白首尚多情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寄題景純學士藏春塢新居
- 友朋欣慕自如此,何況斯民父母親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寄題宜城縣射亭
- 仰茲微官祿,養此多病質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新營小齋鑿地爐輒成五言三十七韻
- 歡言得幽尋,況此及嘉節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與李獻臣宋子京春集東園得節字
- 汝寧無他時,忍此見迫促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憎蚊
- 還期明月飲,幸此中秋及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別後奉寄圣俞二十五兄
- 醉翁生計今如此,一笑何時共一觴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答端明王尚書見寄兼簡景仁文裕二侍郎二首
- 古來興廢皆如此,徒使登臨一慨然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和原父揚州六題·竹西亭}
- 上霄降靈氣,鍾此千年禽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鶴聯句
- 生民三千室,聚此天一涯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南獠
- 智略仍復短,從此難羈縻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南獠
- 為懷山中趣,愛此巖下綠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謝人寄雙桂樹子
- 奈何章綬榮,飾此木石頑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與子華原父小飲坐中寄同州江十學士休復
- 問子初何得臻此,豈能直到無階梯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再和圣愈見答
- 少年春物今如此,老病衰翁了不知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暮春書事呈四舍人
- 公初來視之,嘻此乃予責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韓公閱古堂
- 暮投山椒館,休此車馬勤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書素屏
- 誰將贈兩翁,謂此二物皎潔勝瓊瑤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思白兔雜言戲答公儀憶鶴之作
- 天下名花惟有此,樽前樂事更無加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眼有黑花戲書自遣
- 取皮煎作膠,清此昆侖河。 -- 出自宋·秦觀·次韻邢敦夫秋懷十首
- 緬懷平生人,對此詎可尋。 -- 出自宋·秦觀·荷花
- 老僧自說從居此,卻悔平時事遠巡。 -- 出自宋·秦觀·廣陵五題其五次韻子由題光化塔
- 郊原春鳥鳴,來此動豪酌。 -- 出自宋·秦觀·南京妙峰亭
- 茫茫行役者,對此焉不息。 -- 出自宋·秦觀·清夜
- 每嘆闕登臨,持此將焉用。 -- 出自宋·秦觀·送楊康功守蘇
- 愧無刻燭敏,續此金玉音。 -- 出自宋·秦觀·同子瞻端午日游諸寺賦得深字
- 安得萬頃波,活此舟中鮒。 -- 出自宋·秦觀·夢伯收文公
- 更無舟楫礙,從此百川通。 -- 出自宋·秦觀·擬郡學試東風解凍
- 恥為兒女仁,到此淚橫臆。 -- 出自宋·秦觀·送裴仲謨
- 無庸傷局促,速此鬢發霜。 -- 出自宋·秦觀·幽眠
- 風塵如未息,持此奉君王。 -- 出自宋·秦觀·夢中得此
- 上人弱齡已隸此,心目所證惟瑰琦。 -- 出自宋·秦觀·送僧歸保寧
- 久為簪組累,幸此南夷謫。 -- 出自唐·柳宗元·溪居
- 予心適無事,偶此成賓主。 -- 出自唐·柳宗元·雨后曉行獨至愚溪北池
- 二子得意猶念此,況我萬里為孤囚。 -- 出自唐·柳宗元·放鷓鴣詞
- 炎帝垂靈編,言此殊足珍。 -- 出自唐·柳宗元·種白蘘荷
- 鄉禽何事亦來此,令我生心憶桑梓。 -- 出自唐·柳宗元·聞黃鸝
- 碧霄無枉路,徒此助離憂。 -- 出自唐·柳宗元·酬婁秀才寓居開元寺,早秋月夜病中見寄
- 清韻動竽瑟,諧此風中聲。 -- 出自唐·柳宗元·酬賈鵬山人郡內新栽松寓興見贈二首
- 幸逢仁惠意,重此藩籬護。 -- 出自唐·柳宗元·商山臨路有孤松往來斫以以為明,好事者憐之
- 芰荷諒難雜,反此生高原。 -- 出自唐·柳宗元·湘岸移木芙蓉植龍興精舍
- 寧復思金籍,獨此臥煙林。 -- 出自唐·溫庭筠·酬友人
- 殽函與府寺,從此俱荒涼。 -- 出自唐·溫庭筠·鴻臚寺有開元中錫宴堂,樓臺池沼雅為勝絕,
- 綺戶雕楹長若此,韶光歲歲如歸來。 -- 出自唐·溫庭筠·吳苑行
- 莫言自古皆如此,健劍刜鐘鉛繞指。 -- 出自唐·溫庭筠·相和歌辭·懊惱曲
- 今來看畫猶如此,何況親逢絕世人。 -- 出自唐·溫庭筠·龍尾驛婦人圖
- 伍胥神不泯,憑此發威名。 -- 出自宋·范仲淹·和運使舍人觀潮
- 誰能問天意,獨此見濤頭。 -- 出自宋·范仲淹·和運使舍人觀潮
- 清風何處來,先此高高臺。 -- 出自宋·范仲淹·清風謠
- 我姑酌金壘,駐此席上珍。 -- 出自宋·范仲淹·依韻答提刑張太博嘗新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