此在第7個(gè)字的詩句
此在第七個(gè)字的詩句
- 丈夫許國當(dāng)如此,男子辭親亦可憐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飛雁
- 登高一涕泗,寄此寒江流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解使事泊棠陰時(shí)三弟皆在京師二首
- 無恩被南國,疑此行當(dāng)翦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解使事泊棠陰時(shí)三弟皆在京師二首
- 古來人事已如此,今日何須論久要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老人行
- 空令半夜鶴,抱此一端愁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秋露
- 憶我少時(shí)亦值此,翛然但以書自埋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秋熱
- 何期乘吏役,暫此拂塵埃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題回峰寺詩
- 世傳鵩似鴞,而此與鴞似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車載板二首
- 唯能預(yù)人死,以此有名字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車載板二首
- 深哉堂名意,推此宜勉旃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胡氏逢原堂
- 相看獨(dú)不厭,以此知子賢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送謝師宰赴任楚州
- 谷城公孫能若此,五老聞之當(dāng)啟齒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我所思寄黃吉甫
- 手探囊中膠,救此千載渾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我欲往滄海
- 此,南陌東阡獨(dú)往來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懷張?zhí)乒?/a>
- 寒泉詩所詠,獨(dú)此沸如烝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湯泉
- 穹廬無工可貌此,漢使自解丹青包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陰山畫虎圖
- 廣庭觴圣壽,以此參肴蔌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賦棗
- 秦人望屋食,以此當(dāng)金革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和圣俞農(nóng)具詩十五首其十二耰耡
- 傷哉六孱王,當(dāng)此鷙鳥膺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秦始皇
- 行年半百勞如此,南畝催耕未宜晚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送李屯田守桂陽二首
- 想此絓長檣,想此倚短轅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謝公墩
- 無因置一酹,空此嘆長違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致仕邵少卿挽辭二首
- 悠悠興廢皆如此,賴付乾愁酒一樽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即席次韻微之泛舟
- 歸去北人多憶此,每家圖畫有屏風(fēng)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汀沙
- 吞舟不可見,守此歲月除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次韻唐彥猷華亭十詠其六陸瑁養(yǎng)魚池
- 還當(dāng)困炎熱,以此滌煩壅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和吳沖卿雪
- 相隨東山樂,及此身無憾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九日隨家人游東山遂游東園
- 朱雀航邊今有此,可能搖蕩武陵源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又段氏園亭
- 問兒今壟上,聽此何莽鹵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和圣俞農(nóng)具詩十五首其十五耘鼓
- 欲為生少慕,得此自云足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和圣俞農(nóng)具詩十五首其十四臺笠
- 胡為嬉游人,過此無留蹤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靈山寺
- 未應(yīng)頹蟻壤,方此鎮(zhèn)禪扉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次韻留題僧假山
- 故物一已盡,嗟此歲年深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次韻唐彥猷華亭十詠其八陸機(jī)宅
- 留連城郭今如此,知復(fù)何時(shí)伴我閑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和郭公甫
- 固知畫者巧為此,此物安肯來庭除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虎圖
- 望公時(shí)顧我,於此暢幽悁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示耿天騭
- 因君下南楚,書此示鄉(xiāng)園。 -- 出自唐·孟浩然·入峽寄弟
- 因君下南楚,書此寄鄉(xiāng)園。 -- 出自唐·孟浩然·入峽寄弟
- 愿言解纓絡(luò),從此去煩惱。 -- 出自唐·孟浩然·宿天臺桐柏觀①
- 愿承功德水,從此濯塵機(jī)。 -- 出自唐·孟浩然·臘月八日于剡縣石城寺禮拜
- 未能忘魏闕,空此滯秦稽。 -- 出自唐·孟浩然·久滯越中貽謝南池會稽賀少府
- 滄浪醉后唱,因此寄同聲。 -- 出自唐·孟浩然·與崔二十一游鏡湖寄包賀二公
- 如何際朝野,從此待金閨。 -- 出自唐·張九齡·果,會夙言故有此詠
- 雖云有物役,乘此更休閑。 -- 出自唐·張九齡·自湘水南行
- 淮陽只有臥,持此度芳辰。 -- 出自唐·張九齡·戲題春意
- 猶希咽玉液,從此升云空。 -- 出自唐·張九齡·與生公游石窟山
- 迨茲刺江郡,來此滌塵襟。 -- 出自唐·張九齡·出為豫章郡途次廬山東巖下
- 我心希碩人,逮此問元龜。 -- 出自唐·張九齡·驪山下逍遙公舊居游集
- 復(fù)聞東漢主,遣此南都跡。 -- 出自唐·張九齡·南陽道中作
- 為君安首飾,懷此代兼金。 -- 出自唐·張九齡·答陳拾遺贈竹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