此在第4個字的詩句
此在第四個字的詩句
- 竺慧指此峰,飛來自靈鷲。 -- 出自宋·梅詢·武林山十詠·飛來峰
- 靈運曾此臺,冥心住幽寂。 -- 出自宋·梅詢·武林山十詠·翻經臺
- 民家得此練,應寬縷征期。 -- 出自宋·梅應發·題靈山絹機石
- 何以舒此懷,轉軫移清商。 -- 出自宋·潘檉·書姜夔昔游詩后
- 君今持此俗誰論,勿使群言生謗怒。 -- 出自宋·龐謙孺·表侄趙文鼎監稅傳才拙所定九品杜詩說正宗作
- 我今聊此凝雙眼,徒覺壺中世界寬。 -- 出自宋·裴良杰·大滌洞留題
- 天公念此久閉塞,密召五丁詒劂謀。 -- 出自宋·彭從虎·游淡山巖
- 誰能味此苦,恐厭功效遲。 -- 出自宋·彭龜年·別周侍郎五首
- 誰獨無此情,何以寫我憂。 -- 出自宋·彭龜年·別徐商老奉祠歸清江五首
- 百計護此短,此心尚可求。 -- 出自宋·彭龜年·別趙運使二首
- 三世居此官,盛事聞見罕。 -- 出自宋·彭龜年·送張少卿知漢州用漢字韻
- 愿公充此心,壽此一世脈。 -- 出自宋·彭龜年·別宜春柯宰
- 湘累為此賦遠游,要待棋終看結局。 -- 出自宋·彭龜年·登上封半山而霧大起嘆而有作
- 平生對此君,意足不愿余。 -- 出自宋·彭龜年·臨江郡齋邀涼亭分韻得居字
- 我來於此發浩嘆,乃知有色能傾城。 -- 出自宋·彭仲衡·丫頭巖
- 若能於此明真理,大地何曾見一人。 -- 出自宋·齊禪師·呈云蓋智禪師
- 設化於此土,示現無量光。 -- 出自宋·錢蓋·偈
- 少陵遇此雖窮寂,妙語驚人多在茲。 -- 出自宋·錢鍪·次袁尚書巫山十二峰二十五韻
- 英詞從此偏蜀道,迥出塵表無纖緇。 -- 出自宋·錢鍪·次袁尚書巫山十二峰二十五韻
- 人人有此大光明,埋沒荒唐渺漫處。 -- 出自宋·錢時·讀書燈
- 李君館此舉明經,仕顯聲銷豈足榮。 -- 出自宋·錢聞詩·折桂庵
- 本圖將此報私忿,不知官府誠難欺。 -- 出自宋·喬夢符·鼠莽草
- 勸君會此不須話,世不宜真只宜假。 -- 出自宋·琴士·賦以鶴羽代銀甲
- 眾禽無此格,玉立一間身。 -- 出自宋·丘葵·白鷺
- 幾人到此不復反,海水西來更東注。 -- 出自宋·任希夷·盤沙行
- 天地有此山,植此毛竹久。 -- 出自宋·桑文炳·毛竹山
- 筆能招此玉梅夢,花非解語如欲語。 -- 出自宋·沈繼祖·俞舜俞作墨梅八軸皆取古人詩句請余賦之
- 仙家種此應知味,試問廬山姓董人。 -- 出自宋·沈繼祖·杏花村
- 誰能繼此音,蒼梧泣修竹。 -- 出自宋·沈說·贈段琴
- 我來官此邑,三度究民情。 -- 出自宋·沈說·仁福道中
- 坡仙作此詩,感事記司馬。 -- 出自宋·沈莊可·秀野園
- 朅來得此歲寒友,氣味深長歹莫逆。 -- 出自宋·史彌寧·通守黃子說解印造朝之日江梅輒花天其或者以
- 胡為知此不自煉,先儒嘗戒偷生安。 -- 出自宋·史堯弼·留題丹經卷后
- 二疏於此時,都人壯歸路。 -- 出自宋·釋寶曇·和陶彭澤詠二疏
- 江鄉有此族,亦墮梅雨村。 -- 出自宋·釋寶曇·送楊梅
- 欹枕念此行,變化或萬狀。 -- 出自宋·釋寶曇·送張漢卿左藏
- 五年於此謾隨緣,去住無心自坦然。 -- 出自宋·釋崇岳·偈頌一百二十三首
- 玉幾如此抑揚,也是喚么作六。 -- 出自宋·釋大觀·云谷粹長老贊
- 葛藤因此到而今,業識茫茫何日了。 -- 出自宋·釋道昌·頌古五十七首
- 若人透此四重關,堪與諸方為軌則。 -- 出自宋·釋道沖·偈頌五十一首
- 山僧對此,忍俊不禁。 -- 出自宋·釋道寧·偈六十九首
- 盡現行此事,一段光明照天地。 -- 出自宋·釋道寧·頌古十六首
- 為甚如此,苦瓠苦連根,甜瓜甜徹蒂。 -- 出自宋·釋道行·偈十首
- 原君寶此圖,置之丹粉壁。 -- 出自宋·釋德止·浯溪圖
- 而今到此,合掌趺跪。 -- 出自宋·釋鼎需·偈二十首
- 若能於此徹根源,一任金毛喚作狗。 -- 出自宋·釋鼎需·偈二十首
- 西恁麼,此土還別。 -- 出自宋·釋法薰·偈傾一百三十三首
- 吾常於此切,密意在汝邊。 -- 出自宋·釋法薰·偈傾一百三十三首
- 時人見此花如夢,坐斷須彌信不通。 -- 出自宋·釋法薰·頌古十首
- 衲僧到此擬奚為,盡力神疲好休歇。 -- 出自宋·釋法薰·偈頌十五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