此在第4個字的詩句
此在第四個字的詩句
- 饑驅自此去,擔遠無人耩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次前韻餞高教授
- 何如舉此為客壽,卻送蘇郎登道山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次韻蘇主管大礬山歌
- 老來得此萬事足,摩挲蒼璧相倚于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賦運使張大監道州石山以張詩平地風瀾險于水
- 再拜獻此圖,與水千萬禩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水圖詩壽王丞相
- 人生如此亦何求,但愧君恩與民力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送李邕州
- 人間自此鼎三足,天上無由日再中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讀三國志
- 一笑視此生,何事非戲劇。 -- 出自宋·王铚·系舟余杭門訪西湖金輪寺參上人
- 荊玉出此邦,誰獻復誰刖。 -- 出自宋·王铚·舟中夜雪讀正卿教授近詩輒賦鄙句并以為別
- 萬古止此日,群目盡見之。 -- 出自宋·王铚·必明庵
- 羲和當此歲,振職在朱明。 -- 出自宋·張嵲·大熱
- 故人同此夕,若為懷抱寬。 -- 出自宋·張嵲·達州月夜
- 驚湍於此盡,安流澹如砥。 -- 出自宋·張嵲·入峽
- 固知如此興不淺,大白豈惜為公浮。 -- 出自宋·張嵲·題均州超然亭
- 經年于此忍朝饑,又見秋山草木腓。 -- 出自宋·張嵲·心老得法天柱修靜能道黃龍會中諸耆舊及他宗
- 天之生此諒應難,一棄單于一沈水。 -- 出自宋·張嵲·過屈平昭君故宅
- 故園同此夕,長望一霑纓。 -- 出自宋·張嵲·山中月夜
- 只應從此去,寂寞但如斯。 -- 出自宋·張嵲·晚游新亭
- 自我來此居,三見歲華易。 -- 出自宋·張嵲·種竹
- 仙翁從此乘鸞去,不見遺衣見古壇。 -- 出自宋·陳煥·遺衣壇
- 忻然見此翁,句險峰眼能活,遡流欲從之,水深春岸闊。 -- 出自宋·釋道璨·坐圓常江天軒聽謀西江示眾語
- 文章於此道,太山一毫芒。 -- 出自宋·釋道璨·吳太清有遠役以詩寄別次韻
- 但愿王此心,無忘始生時。 -- 出自宋·陳傅良·始生七章章八句上皇子嘉王生辰
- 其人指此泉,下去為滄溟。 -- 出自宋·陳傅良·記夢
- 深知抱此竟安用,用多亦豈芙蕖福。 -- 出自宋·陳傅良·蘭花供壽國舉兄
- 風云從此會,日月更誰先。 -- 出自宋·陳傅良·上閩帥梁丞相生日二十二韻
- 橋山遺此歲月侵,何時雅頌得所簽不僭。 -- 出自宋·陳傅良·鼓琴行送許深父同知被詔赴闕
- 末乃得此世所欽,子視昔者孰與今。 -- 出自宋·陳傅良·書黃巖丁明仲墓志碑陰
- 請我書此碑之陰,大亮一語不肯侵。 -- 出自宋·陳傅良·書黃巖丁明仲墓志碑陰
- 宦游得此樂,餞者酒滿車。 -- 出自宋·陳傅良·送鮑清卿教授莆中
- 何妨著此翁,衣冠皓須眉。 -- 出自宋·陳傅良·送謝倅景英赴闕
- 歸舟自此長相背,薦墨于今尚未乾。 -- 出自宋·陳傅良·送曾繼先赴山陰路鈐
- 我雖緣此誤,公亦為何歸。 -- 出自宋·陳傅良·聞沈元誠歸自臨漳喜而奉寄
- 往者亦此境,今者亦此心。 -- 出自宋·陳傅良·行湘喜雨簡劉公度周明叔
- 與君持此將安歸,滄海雪山無盡詩。 -- 出自宋·陳傅良·再用韻呈德修
- 遺名從此在,真意竟誰知。 -- 出自宋·陳傅良·挽周宣義
- 況復得此山,心事與境同。 -- 出自宋·陳傅良·東陽郭希呂山園十詠·清曠亭
- 每懷前此傷標置,頗欲從今近老成。 -- 出自宋·陳傅良·送黃元吉
- 行藏於此嘗成趣,談笑從今得退公。 -- 出自宋·陳傅良·送沈帥
- 帝垣從此日,光焰粲前星。 -- 出自宋·陳傅良·上皇子嘉王生辰詩三章
- 六年寄此邦,鷗鷺皆心交。 -- 出自宋·章甫·次高若虛韻
- 整翰從此去,拭眥望朝陽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楊伯子過訪翌日以兩詩見貽因次韻答
- 按圖得此已欣然,勝趣何嘗有變遷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綠筠軒舊在於潛寂照寺今移立縣治之東竹間鑿
- 和詩到此推硯牘,必不能教鬼神哭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程堯仲以楊秘監所贈詩見示因走筆次韻約觀園
- 解頤持此先,詎須匡鼎來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次韻傅景夏見贈兼簡徐季益
- 區中有此不,今古一開拓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錦池芙蓉盛開與譚德稱何國叔曾遠逸玉季嘉呂
- 想因見此列宿躔,曾遣冰壺纖指弄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張戶部惠山楊梅
- 乘除自此無憂惱,醉賞家園一萬場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張以道歸自甬東先餉土物兩詩為謝
- 波神擅此三更月,定訝今宵欠笛吹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三月十四夜觀月思南湖
- 今誰得此德妙法,誠齋四集新板開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楊秘監為余言初不識譚德稱國正因陸務觀書方
- 吾雖知此理,恐墮兒聞中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詩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