此在第4個字的詩句
此在第四個字的詩句
- 昔年經此地,終日是紅塵。 -- 出自唐·張蠙·經荒驛
- 旅魂頻此歸來否,千載云山屬一游。 -- 出自唐·黃滔·經安州感故鄭郎中二首
- 佳人當此夕,多少別離情。 -- 出自唐·黃滔·明月照高樓
- 家山如此景,幾處不相隨。 -- 出自唐·喻坦之·灞上逢故人
- 想知因此興,暫動憶山心。 -- 出自唐·喻坦之·和范秘書宿省中作
- 賈生耽此寺,勝事入詩多。 -- 出自唐·李洞·題慈恩友人房
- 古來無此戰爭功,日日戈船卷海風。 -- 出自唐·李洞·金陵懷古
- 德星搖此夜,珥耳滿重城。 -- 出自唐·王良會·和武相公中秋夜西蜀錦樓望月得清字
- 請君觀此理,天道甚分明。 -- 出自唐·馮道·天道
- 仙家種此充朝食,葉葉枝枝造化力。 -- 出自唐·盧士衡·再游紫陽洞重題小松
- 羨師向此朝星斗,一炷清香午夜焚。 -- 出自·李中·游北山洞神宮
- 與君同此志,終待至公論。 -- 出自·李中·言志寄劉鈞秀才
- 音塵自此無因問,淚灑川波夕照明。 -- 出自·李中·哭柴郎中
- 宦途知此味,能有幾人同。 -- 出自·李中·和毗陵尉曹昭用見寄
- 前賢同此嘆,非我獨沾巾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哭刑部侍郎喬公詩
- 城中無此景,將子剩淹留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愛敬寺有老僧嘗游長安言秦雍間事歷歷可聽…
- 老夫無此分,何必矜彈冠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送李秀才歸建安
- 城中無此景,將子剩淹留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愛敬寺有老僧嘗游長安言秦雍間事歷歷可聽因
- 羨師從此去,當暑扣云房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送清道人歸西山
- 當令從此去,不復數文翁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送修武鄭主簿糾郡梓潼兼寄王舍人八韻
- 羨師從此去,舊隱翠微深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送頵道人還西山
- 古今傳此嶺,高下勢崢嶸。 -- 出自宋·孟貫·過秦嶺
- 知君于此景,未欲等閑拋。 -- 出自宋·孟貫·贈隱者
- 知君於此景,未欲等間拋。 -- 出自宋·孟貫·贈隱者
- 若教對此定妍媸,必定伏膺懷愧悚。 -- 出自唐·徐光溥·題黃居寀秋山圖
- 年年當此際,那免鬢凋零。 -- 出自唐·劉昭禹·聞蟬
- 如何將此景,收拾向圖中。 -- 出自宋·王周·早春西園
- 貴人迷此華筵中,運木手交如陣斗。 -- 出自唐·趙摶·廢長行(辨其惑于無益之戲而不務恤民也)
- 遲回從此搜吟久,待得溪頭月上還。 -- 出自唐·姚揆·晚步
- 會須尋此景,況與二公宜。 -- 出自宋·趙湘·寄霅川刁殿丞十二韻
- 鹽邑淪此地,柘山巋其瀕。 -- 出自宋·趙湘·柘湖
- 嘗戲吟此句,京師權幸聞而尤怒之。 -- 出自唐·鄭遨·與羅隱之聯句
- 如今無此事,好去莫相過。 -- 出自唐·張夫人·誚喜鵲
- 此君臨此池,枝低水相近。 -- 出自唐·張文姬·池上竹
- 叩頭從此去,煩惱阿誰禁。 -- 出自唐·梁瓊·遠意
- 法城從此構,香閣本岧峣。 -- 出自唐·慧凈·和盧贊府游紀國道場
- 禪門居此地,瞻望在虛空。 -- 出自唐·靈一·送冽寺主之京迎禪和尚
- 誰能來此焚香坐,共作壚峰二十人。 -- 出自唐·靈澈·東林寺寄包侍御
- 如能達此理,不動出深坑。 -- 出自唐·龐蘊·雜詩
- 從來居此寺,未省有東池。 -- 出自唐·無可·寄興善寺崔律師
- 昔年住此何人在,滿地槐花秋草生。 -- 出自唐·子蘭·太平坊尋裴郎中故宅
- 行人到此全無滯,一片江云踏欲飛。 -- 出自唐·隱巒·浮橋
- 退仙時此地,去俗久為榮。 -- 出自唐·葉法善·留詩
- 吾師知此術,速煉莫為遲。 -- 出自唐·侯道華·題院詩
- 假合成此像,吾亦非吾躬。 -- 出自唐·陸憑·詠浮云
- 衡陽去此正三年,一路程途甚坦然。 -- 出自唐·石恪·贈雷殿直
- 自我居此,于今幾年。 -- 出自唐·臨淄縣主·與獨孤穆冥會詩
- 昔年于此伴蕭娘。 -- 出自唐·尹鶚·臨江仙·一番荷芰生池沼
- 世間無此景。 -- 出自元·李俊明·謁金門 憶梅
- 圭塘如此,藕花無數,一笑領翁詩。 -- 出自元·馬熙·太常引 補和可翁四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