此在第4個字的詩句
此在第四個字的詩句
- 道人居此巖,誦經歲云久。 -- 出自宋·李廌·汝華巖
- 廬江從此生奇賢,便是奇人祝樂天。 -- 出自宋·李廌·舞陽令祝樂天再任
- 路人到此休南去,嶺外千峰盡瘴鄉。 -- 出自宋·阮閱·郴江百詠并序·黃相山
- 明年思此會,旌旆想登瀛。 -- 出自宋·謝逸·臨江仙·玉樹臨風賓欲散
- 紛紛從此見花殘。 -- 出自宋·鄭少微·思越人/朝天子
- 他時尋此翁,云深駕黃犢。 -- 出自宋·李新·甲午九月十七日留題太平寺
- 我歌止此不復員作,更欲作歌當寄誰。 -- 出自宋·李新·送張德翁推官赴闕歌
- 乞身得此清涼國,不減人間萬戶侯。 -- 出自宋·李新·西軒雜言
- 時來持此備,未覺野夫貧。 -- 出自宋·李新·重陽近有作
- 與君從此永相望,星在青天泉在井。 -- 出自宋·李新·送遠曲
- 又還有、此時歡否。 -- 出自宋·沈蔚·驀山溪·想伊不住
- 一春無此寒。 -- 出自宋·沈蔚·菩薩?/菩薩蠻
- 惟應得此便凝神。 -- 出自宋·張繼先·臨江仙·蠢動含靈天賦與
- 自從得此真消息,榮辱人間總不侵。 -- 出自宋·張繼先·金丹詩四十八首
- 東風自此,別開紅紫,是處芳菲。 -- 出自宋·王賞·眼兒媚·凌寒低亞出墻枝
- 高人到此也乘興,任橫街,一一須穿。 -- 出自宋·王庭珪·寰海清
- 飲光到此如欣舞,笑倒云門逸格禪。 -- 出自宋·李邴·琴泉軒次韻
- 今茲有此行,其又誰怨憝。 -- 出自宋·洪皓·過窮頭嶺
- 樂哉吾此居,時平足堪葺。 -- 出自宋·鄭剛中·即事
- 為公書此報東風,一夜楓林關塞黑。 -- 出自宋·鄭剛中·寄姚文發
- 珍重客此言,其敢付僮仆。 -- 出自宋·鄭剛中·黎伯英解元贈予一大缶封泥如法初謂酒也至乃
- 南方得此冬,天用享孤客。 -- 出自宋·鄭剛中·山齋霜寒
- 浦江方此幾人家,生事高低各有涯。 -- 出自宋·鄭剛中·呈周務本三絕
- 下吏聞此言,喜躍倒冠綬。 -- 出自宋·鄭剛中·代上傅帥十二月二十三日生辰
- 春若無此雨,從誰覓豐年。 -- 出自宋·鄭剛中·壬申年封州自正旦雨至元宵不止
- 郵亭方此越在衢,已是江南十里逾。 -- 出自宋·鄭剛中·入信州
- 一瓢方此寄天涯,用巧居貧拙有加。 -- 出自宋·鄭剛中·予嗜茶而封州難得有一種如下等修仁殊苦澀而
- 隨緣判此公案時,不知筆作麼生下。 -- 出自宋·鄭剛中·石季平題李南畫石之傍日疊石為山已是一重公
- 何年種此北山北,便向中間安小船。 -- 出自宋·鄭剛中·題石幾先生書院壁
- 題輿雖此暫留滯,隨分亦可酬佳辰。 -- 出自宋·鄭剛中·王倅生辰
- 上馬向此扃,山際玉鉤吐。 -- 出自宋·鄭剛中·游西山
- 婆娑觀此身,要俗不得俗。 -- 出自宋·鄭剛中·擬和
- 眼明見此超萬古,色如馬肝涵玉質。 -- 出自宋·鄭剛中·沈商卿硯
- 先人昔此斷還往,三年學古忘幽獨。 -- 出自宋·王灼·游空山
- 胸中有此老,如飯不下嗌。 -- 出自宋·王灼·送智齊師出峽
- 并游無此老,誰與共行藏。 -- 出自宋·李彌遜·宮使待制舍人趙公挽詩三首
- 勉賡進此歌,代斬鞏傷手。 -- 出自宋·李彌遜·次韻劉寬夫題學士進此庵
- 從誰論此事,心折莫云賒。 -- 出自宋·李彌遜·次韻學士兄桐廬道中
- 歸來見此君,挺挺環蒼琛。 -- 出自宋·李彌遜·西山林尉韻
- 雨暘從此如常德,愿作常山薦號人。 -- 出自宋·鄧肅·姜池源廟二首
- 赤松作此豈無謀,門生主兵渠主水。 -- 出自宋·鄧肅·再次韻
- 儻能容此無歸客,便當結社追白蓮。 -- 出自宋·鄧肅·別珠公
- 辛勤博此一笑喜,太平猶在水云間。 -- 出自宋·鄧肅·黃楊巖
- 太史憐此意,高額揭顯親。 -- 出自宋·鄧肅·謝李舍人題額
- 何人知此景,攜歸梵王宮。 -- 出自宋·鄧肅·觀子陵畫像
- 我愿均此施,遠爾歸囊括。 -- 出自宋·林季仲·秋熱次高仲貽韻
- 功名到此當言命,才術如公豈后人。 -- 出自宋·林季仲·薛康朝挽詞
- 想當聞此約,喜見顏津津。 -- 出自宋·馮時行·再和
- 勝游欣此始,妄想置從前。 -- 出自宋·馮時行·山居
- 先生於此間,微吟和寒蛩。 -- 出自宋·馮時行·紙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