此在第4個(gè)字的詩句
此在第四個(gè)字的詩句
- 明年自此登龍后,回首荊門一路塵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送相里秀才赴舉
- 不知從此去,何處挫邪宗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送中觀進(jìn)公歸巴陵
- 如此如此復(fù)如此,壯心死盡生鬢絲。 -- 出自唐·盧仝·嘆昨日三首
- 殷勤惜此夜,此夜在逡巡。 -- 出自唐·盧仝·除夜
- 不如對此景,含笑傾金罍。 -- 出自唐·盧仝·走筆追王內(nèi)丘
- 季展即此僧,孤立無依倚。 -- 出自唐·盧仝·寄贈(zèng)含曦上人
- 心亦然,此心復(fù)在天之側(cè)。 -- 出自唐·盧仝·思君吟寄□□生
- 此風(fēng)引此云兮云不來,此風(fēng)此云兮何悠哉,與我身心雙裴回。 -- 出自唐·盧仝·思君吟寄□□生
- 有是有此予敢辭,無是無此予之師,一日不見予心思。 -- 出自唐·盧仝·門箴
- 送君竟此曲,從茲長絕弦。 -- 出自唐·喬知之·擬古贈(zèng)陳子昂
- 妾容與此同盛衰,何必君恩獨(dú)能久。 -- 出自唐·喬知之·橫吹曲辭·折楊柳
- 郭門從此去,荊棘漸蒙籠。 -- 出自唐·崔融·韋長史挽詞
- 故人從此隔,風(fēng)月坐悠悠。 -- 出自唐·崔融·留別杜審言并呈洛中舊游
- 何當(dāng)開此鏡,即見發(fā)如絲。 -- 出自唐·于武陵·客中覽鏡
- 人間惟此路,長得綠苔衣。 -- 出自唐·于武陵·訪道者不遇(一作訪僧不遇)
- 何期于此地,見說是神工。 -- 出自唐·薛能·升平詞十首
- 何期于此地,見說似仙宮。 -- 出自唐·薛能·雜曲歌辭·升平樂
- 隨風(fēng)來此地,何樹落先秋。 -- 出自唐·薛能·一葉落
- 日令銷此道,天亦負(fù)明時(shí)。 -- 出自唐·薛能·寄唁張喬喻坦之
- 天津曾此見,亦是愴行行。 -- 出自唐·薛能·江柳
- 蘭萎殘此夜,竹爆和諸鄰。 -- 出自唐·薛能·除夜作
- 徒行至此三千里,不是有緣應(yīng)不能。 -- 出自唐·薛能·過象耳山二首
- 一年唯此夜,到晚愿無云。 -- 出自唐·薛能·中秋夜寄李溟
- 伊余非此輩,送人空把臂。 -- 出自唐·僧貫休·雜曲歌辭·古離別
- 如何悲此曲,坐作白頭吟。 -- 出自唐·袁朗·秋夜獨(dú)坐(一作邢邵詩)
- 榮華非此日,指輦競何辭。 -- 出自唐·嚴(yán)識玄·相和歌辭·班婕妤
- 茫茫從此去,何路入秦關(guān)。 -- 出自唐·楊衡·桂州與陳羽念別
- 嚴(yán)陵愛此景,下視漢公卿。 -- 出自唐·王貞白·題嚴(yán)陵釣臺(tái)
- 何如當(dāng)此境,終朝曠遐矚。 -- 出自唐·吳融·綿竹山四十韻
- 常恐游此山,果然不知還。 -- 出自唐·張潮·雜曲歌辭·長干行
- 生涯只此是,道者少機(jī)關(guān)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詩一首
- 昔人曾此憐幽壁,醇墨今留隱約間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依韻和景彝觀刑部廳燕侍郎畫山水二首
- 送寒終此夜,延宴待晨暉。 -- 出自唐·許敬宗·奉和守歲應(yīng)制
- 九韶從此驗(yàn),三月定應(yīng)迷。 -- 出自唐·武三思·奉和宴小山池賦得溪字應(yīng)制
- 送君從此路,城郭幾千年。 -- 出自唐·薛曜·登綿州富樂山別李道士策
- 為君成此曲,因言寄友生。 -- 出自唐·盧藏用·宋主簿鳴皋夢趙六予未及報(bào)而陳子云亡,今追
- 所懷非此地,游望亦裴回。 -- 出自唐·趙冬曦·陪燕公游灉湖上寺
- 何能見此不注心,惜無媒氏為傳音。 -- 出自唐·王琚·美女篇
- 藁砧當(dāng)此日,行役向遼西。 -- 出自唐·許景先·陽春怨
- 肅殺從此始,方知胡運(yùn)窮。 -- 出自唐·王丘·奉和圣制送張尚書巡邊
- 故人嗟此別,相送出煙坰。 -- 出自唐·周瑀·送潘三入京
- 吾欲竟此曲,意深不可傳。 -- 出自唐·張漸·郎月行
- 為君奏此曲,此曲多苦辛。 -- 出自唐·蕭穎士·仰答韋司業(yè)垂訪五首
- 安得從此去,悠然升玉京。 -- 出自唐·蕭穎士·游馬耳山
- 誠能傳此意,雅奏在宮商。 -- 出自唐·王邕·湘靈鼓瑟
- 席前愁此別,未別已沾裳。 -- 出自唐·李嘉祐·九日送人
- 知心從此別,相憶鬢毛斑。 -- 出自唐·李嘉祐·留別毗陵諸公
- 誰能愁此別,到越會(huì)相逢。 -- 出自唐·皇甫曾·送著公歸越
- 儒衣羞此別,去抵漢公卿。 -- 出自唐·皇甫曾·送裴秀才貢舉
- 握手于此地,當(dāng)歡反成悲。 -- 出自唐·沈千運(yùn)·贈(zèng)史修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