此在第4個字的詩句
此在第四個字的詩句
- 有一於此無不亡,言從諫聽如禹湯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天上碧桃
- 向令當此日,鼓舞又一場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冬華一夜霜
- 酌酒禮此花,敢醴不敢醮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純父家池雙頭蓮
- 失學莫此甚,一成而百隳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云莊勸學
- 茍徒即此名為性,太極之真已弗存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孟子·食色性也
- 道不見此山,指作太極圖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姚國秀十詠·圓山
- 南方即此寶,南人獨爾迷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筍
- 六經無此物,昉見韓奕詩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筍
- 攜琴對此君,三嘆鍾期希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筍
- 為甚如此,真法供養。 -- 出自宋·釋寶印·偈頌十五首
- 五峰去此在咫尺,肯惜杖屨時徘徊。 -- 出自宋·釋寶印·寓宿洞霄
- 因甚如此,閻羅老子要飯錢。 -- 出自宋·釋普度·偈頌一百二十三首
- 勿彼勿此,何損何益。 -- 出自宋·釋普度·益侍者請贊
- 葛公住此山,此山湛如藍。 -- 出自宋·釋師觀·偈頌七十六首
- 千峰當此境,誰可共登臨。 -- 出自宋·釋斯植·山中即事
- 因甚如此,家貧原鄰富。 -- 出自宋·釋惟一·偈頌一百三十六首
- 因甚如此,閩蜀同風。 -- 出自宋·釋惟一·偈頌一百三十六首
- 孰能若此,宇宙推遷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緣識
- 君乎去此矣,欲往將誰儔。 -- 出自宋·楊時·寄題趙貫道后樂亭
- 知君結此石交后,一洗從前勢利羞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余得英州石山副之五絕句送曾鼎臣
- 華途于此奮,厄算乃吾乘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挽張郴州四首
- 公始稟此生,今坐制百戎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壽周樞密四首
- 江西得此二童子,后生氣倍聲名場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應童子科歐陽文成覓詩漫以塞責
- 書生無此望,造物不吾容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贈五行家董季謙
- 誰共繼此公,或者屬吾子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癸卯豫章貢闈酬贈教授張安叔
- 誰家以此為長策,不把其它易短檠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寄題張子登遂勤齋
- 欠人扶此道,得子慰吾曹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隆興貢院呈彭國壽
- 天公哀此生人苦,潸然出涕灑下土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辛丑大水
- 無人語此聞君至,急著衣裳倒且顛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余出疏語示陳伯英伯英勉予讀傳燈錄諸書因用
- 顧寧圖此君,曾不鄙吾縣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送汪永豐被薦解組還朝
- 我初傳此無上宗,君今下我未到工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吾郡之望羅彥方過聽以予有詩癖古風特枉杰作
- 陰陽從此有,源委問誰求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贈高山人德充
- 使君得此元無用,賣與江門打睡人。 -- 出自明·陳憲章·玉枕山和南安太守張汝弼
- 登臨為此始,物候又驚殘。 -- 出自明·吳兆·秋日寺居柬王僧劭
- 帝為釀此花,以賞硯畫婉。 -- 出自宋·胡銓·銓攜具賞石渠酴醾用坡韻呈同舍
- 曷來著此邦,仰山同不騫。 -- 出自宋·胡銓·送周子上赴宜春
- 天公怒此怪且懶,敕遣靈官下搜齲勾婁吉利忽飛來,虎倒龍顛盡灰朽。 -- 出自元·高明·題支離叟
- 近來逢此日,多是在他鄉。 -- 出自唐·令狐楚·九日言懷
- 秦皇空此瘞黃金,佳氣蔥蔥至今王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登金陵雨花臺望大江
- 諸藩從此擁連城,朝貢皆停事攻戰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唐昭宗賜錢武肅王鐵券歌
- 欣君得此畫,真是夢熊祥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戲嬰圖
- 夫差開此河,艅艎試親練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姑蘇雜詠 練瀆
- 人生嗜此亦可笑,有身豈得如石堅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姑蘇雜詠 太湖石
- 請君看此應感吁,世間富貴皆空虛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兵后逢張孝廉醇
- 今宵聽此真偶然,顧影憔悴非昔妍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夜飲丁二侃宅聽琵琶
- 亂來無此地,君政亦堪夸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贈張明府
- 離魂來此處,還似灞陵銷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楓橋送丁鳳
- 苦寒如此豈宜客,嗟我歲晚飄羈魂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京師苦寒
- 思君曾此望西州,誰信歸來得共游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登白蓮閣貽幼文
- 書生見此心欲狂,便思呼鶻上馬馳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晚步西郊見惸鵝群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