此在第4個字的詩句
此在第四個字的詩句
- 今君住此將二年,應識神仙李八伯。 -- 出自宋·翁卷·呈余伯皋
- 清游從此起,過處必須看。 -- 出自宋·翁卷·壽昌道中
- 自從開此嶺,便有客行人。 -- 出自宋·翁卷·處州蒼嶺
- 喪君於此日,師友最相悲。 -- 出自宋·翁卷·周南仲挽詞
- 誰能共此窗,竹影可與分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早起
- 十年疑此樂,始誤斗柄指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再和
- 人間有此麗,赴我隔年約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海棠
- 入山從此不須深,君子亭中人不尋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火后借居君子亭書事四絕呈粹翁
- 淪精入此三昧手,一念直到只園中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陳叔易賦王秀才所藏梁織佛圖詩邀同賦因次其
- 豈知得此地,一坐數千息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開壁置窗命曰遠軒
- 何年生此石腸兒,非皮裹骨骨裹皮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以石龜子施覺心長老
- 冊林從此不牢落,照影溪頭共六人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題崇蘭圖二首
- 君方領此意,簿書何急為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寄題商洛宰令狐勵迎翠樓
- 而服如此,又不離世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甘泉吳使君使畫史作簡齋居士像居士見之大笑
- 且復置此事,更將適何方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游秦巖
- 推愁了此段,卷我三間簾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秋夜詠月
- 眼明見此山中吏,怪底吾廬有林谷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題易元吉畫麞
- 愿君從此日,化質為妾身。 -- 出自唐·曹鄴·長相思
- 晚歲無此物,何由住田野。 -- 出自唐·曹鄴·對酒
- 人皆惡此聲,唱者終不已。 -- 出自唐·曹鄴·放歌行
- 將欲告此意,四鄰已相疑。 -- 出自唐·曹鄴·棄婦
- 何以保此身,終身事無缺。 -- 出自唐·曹鄴·成名后獻恩門
- 將軍來此住,十里無荒田。 -- 出自唐·曹鄴·甲第
- 為名自此收。 -- 出自南北·范云·建除詩
- 不言于此別。 -- 出自南北·何遜·擬青青河邊草轉韻體為人作其人識節工歌詩
- 相看愛此時。 -- 出自南北·何遜·詠舞妓詩
- 東西從此別。 -- 出自南北·何遜·詠白鷗兼嘲別者詩
- 行人從此別。 -- 出自南北·何遜·與沈助教同宿湓口夜別詩
- 常愿樂此道。 -- 出自南北·江淹·吳中禮石佛詩
- 行意方此時。 -- 出自南北·江淹·劉仆射東山集詩
- 碧草從此空。 -- 出自南北·江淹·外兵舅夜集詩
- 懷痾屬此詩。 -- 出自南北·江淹·雜體詩 王征君微養疾
- 愁人當此夕,羞見落花飛。 -- 出自隋·陳子良·酬蕭侍中春園聽妓(一作李元操詩)
- 見君還此地,灑淚向江邊。 -- 出自唐·崔峒·潤州送友人
- 微臣從此醉,還似夢鈞天。 -- 出自唐·蘇味道·初春行宮侍宴應制得天字
- 搘頤當此景,無語夕陽中。 -- 出自宋·寇準·秋思
- 深閨從此泣秋扇,夢魂長在遼陽城。 -- 出自宋·寇準·古別意
- 炎光君此去,旅恨杳何窮。 -- 出自宋·寇準·送人往嶺表
- 故人來此尚踟躕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浣溪沙
- 雨龍出此云月間,背負青天擁霄碧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謝人分寄密云大小團
- 嗟我於此無一得,曾向峰前留行跡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題雷峰塔南山小景
- 誰與談此心,夜氣方漫漫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響應禱雨寄蘇文忠公
- 一寒如此空形影,獨賴狐裘三十年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道上口占
- 名山從此流傳永,自昔因人重發揮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題仙居禪院懷舒閣
- 嗟嗟若此人,堪愛復堪鄙。 -- 出自宋·魏野·寓興七首
- 長宜同此望,那忍話分攜。 -- 出自宋·魏野·登龍門縣樓與知宰劉大著將話別因有題紀
- 那堪對此還醒別,況是醍醐鳥正啼。 -- 出自宋·魏野·將離藍田同王辟太博飲于王氏亭聯成二韻
- 那堪當此景,時見落花飄。 -- 出自宋·魏野·暮春雨中作
- 何由銷此恨,獨坐落花前。 -- 出自宋·魏野·聞周孟下第
- 丹書寫此猶不渝,高鬟侍女曳紅裾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跋北齊校書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