此在第3個字的詩句
此在第三個字的詩句
- 真悟此生才半歲,恣聽何處是三朝。 -- 出自宋·陳傅良·贈杜伯高
- 莫將此惠長私楚,好上甘泉扈屬車。 -- 出自宋·陳傅良·趙帥復(fù)賦詩來用韻酬之
- 不知此是登高否,為問慈恩塔上人。 -- 出自宋·陳傅良·重陽日寄瑞安留宰留宰以是日宴新第人并見招
- 君攜此軸來,如覿故人面。 -- 出自宋·章甫·履方攜姜坦道詩卷相過為書其后
- 況我此身如贅疣,從公行善臭味投。 -- 出自宋·章甫·采石
- 故遣此君來起予,斕斑嫩籜森盈束。 -- 出自宋·章甫·劉裸卿送筍
- 扁舟此去來何時,莫待梅花開北枝。 -- 出自宋·章甫·送李文授還越上
- 此心此地俱寬閒,從渠曠野多風(fēng)寒。 -- 出自宋·章甫·移家謝趙再可
- 客袂此時成暫別,詩盟他日會重尋。 -- 出自宋·章甫·別陸務(wù)觀
- 俗公此自文,后世有真識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雜興
- 全身此日清芬里,籬落疎斜水喜論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玉照堂觀梅二十首
- 預(yù)想此時應(yīng)更好,莫移墻下一株梅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竹軒詩興
- 難將此語逢人舉,歸問寒齋舊短檠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集英殿立侍觀進士唱名六首
- 已信此心安此命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句
- 鉅業(yè)此猶細(xì),故強行復(fù)存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送京仲次對制帥四川
- 堪笑此時晴太早,篷遮未定雨先來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出城二首
- 若似此花顏色好,定教天寶畫師傳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玉照東西兩軒有紅梅及千葉緗梅未經(jīng)題詠倒用
- 欲識此堂奇絕處,山林朝暮不離家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園中口占二首
- 春到此時須急賞,繞堤今夜有蛙聲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初聞南湖蛙聲成三詩
- 更將此印印渠詩,是我前生那得知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太平印歌
- 天將此意慰所欣,我倦不飯興自醺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船回過德清
- 能來此徜徉,掃除聞見翳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桂隱紀(jì)詠·茂光臺
- 因來此憑欄,又送孤鴻去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桂隱紀(jì)詠·興遠橋
- 和靖此樂恐未嘗,大癡小黠聲利場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冒雨往玉照堂觀梅戲成長篇
- 茫然此事莫輕論,不如盡付金樽里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前有一尊酒行
- 快答此話頭,擬議計即疎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戲效樂天體
- 真成此外無余事,莫說機關(guān)向上頭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贈嗣持上人
- 逕寫此篇為疏引,庵成來往豈無憑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甲辰仲冬八日元衡攜兩詩過訪及歸次韻酬送后
- 應(yīng)恐此間難覓句,預(yù)先留作我詩題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石門小泊
- 秋色此行方到手,憶儼詩內(nèi)發(fā)精明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暫往吳興出城
- 往壽此畫猶毫髾,阻修賴有精誠交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當(dāng)涂叔祖生朝以顧亮畫雙松鹿雀為壽
- 會得此中堪樂意,洞庭端合傲商山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霜橘
- 我披此畫屢嘆息,杜老謀深言至公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跋周昉畫錫宴圖
- 要知此客非忙客,欲去遲回尚讀碑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謁陸禮部歸偶成二首
- 已占此后無憂色,綠遍村前菜麥田。 -- 出自宋·葉茵·田父吟五首
- 還覺此情絲樣小,欲裁不斷奈何情。 -- 出自宋·葉茵·香奩體五首
- 吟根此性辭平易,學(xué)本於經(jīng)意簡嚴(yán)。 -- 出自宋·葉茵·次韻二首
- 更將此意語君復(fù),歲寒應(yīng)與孤山盟。 -- 出自宋·葉茵·林可山薦毛監(jiān)場寫梅
- 剩喜此行詩有科,吟來渾不費推敲。 -- 出自宋·葉茵·次出郊韻
- 獨有此君同此趣,百年事業(yè)兩三杯。 -- 出自宋·葉茵·次王竹齋韻
- 冥與此心契,時哉道卷舒。 -- 出自宋·葉茵·野云庵
- 休道此泉絲樣小,涓涓將見作江河。 -- 出自宋·葉茵·一線泉
- 自有此山扃,疑與浮世隔。 -- 出自宋·葉茵·塵外
- 鄉(xiāng)山此際當(dāng)治麥,誤矣為文傚兩都。 -- 出自宋·敖陶孫·至日記見簡輔漢卿二首
- 嗟哉此老亦不逢,生世適當(dāng)唐晚閏。 -- 出自宋·敖陶孫·張連魯仲本蜀人從其先宦嶺表僅五六十年矣
- 欲識此翁高絕處,一心長在白云間。 -- 出自宋·裘萬頃·寄題真愛堂三首
- 莫令此日負(fù)佳篩,為展淵明采菊圖。 -- 出自宋·裘萬頃·九日
- 絕憐此地過從少,賴有高人時復(fù)來。 -- 出自宋·裘萬頃·次光伯韻
- 時對此君哦七字,也勝癡坐辯幡風(fēng)。 -- 出自宋·裘萬頃·薦福寺次許師詠竹
- 若嫌此地非君土,今度歸時莫要來。 -- 出自宋·趙師秀·杜鵑